Advertisements

為改善父子關係!他帶叛逆兒「房車旅行54天」 旅途「花費7萬」良苦用心:與兒子成為好友

拍攝、修圖、拉客戶,兒子只能再次交給姥姥照顧。


上次摔了徐子程的手機後,姥姥一直過意不去,老兩口一商量又給孩子買了個新的。

徐子程還是保持了一貫作風,做什麼事都以自己為中心,大人說什麼都不聽。

Advertisements

在徐雲峰妻子的印象中,兒子讀六年級的那年,丈夫和岳母就不怎麼說話了,她跟丈夫之間也從無話不說到了無話可說的地步。

如今徐子程上了中學,他在學校打架鬥毆從不寫作業,回到家坐在桌子前發獃,拒絕跟父母交流。


Advertisements

為了扭轉兒子的種種惡習,徐雲峰想出了三個對策:

第一,想辦法逼迫兒子完成學業。

第二,改變兒子的價值觀,帶他來一場單獨的旅行,即使不能跟兒子和解,即使他沒有改變,也能拍一拍沿途的風景。

第三,放棄關於徐子程的一切。


Advertisements

這次的房車旅行,是他做出的折中選擇,繼「白球鞋風波」後,徐雲峰坐在吧台的另一側跟兒子說:

「18歲成年後我就不管你了,也管不動了,不過在這之前我有義務教育你」。

面對父親久違的溫柔,徐子程點了點頭。

那晚他們在葫蘆島度過了一夜,為了解悶,徐雲峰拿著相機教給了兒子一些最基本的操作。

徐子程一直很喜歡父親的單反,但父親從不讓他碰,突如其來的教學讓他受寵若驚。

第二天一早,他們再次踏上了旅程,此時距離計劃結束還有46天。


Advertisements

4

他們經過山海關、洛陽、西安一路南下。

房車裡有準備好的刀具,但凡能買到食材,徐雲峰都會給兒子做飯,有時也會指導兒子下麵條。

每到一個城市,他們還會去吃當地的特色美食,比如開封的灌湯包、西安的biangbiang麵。

總之在整個旅途中,父子兩人的衣食住行都要自己解決,徐雲峰做飯、徐子程刷碗,徐雲峰帶他去吃特色美食,他就寫一篇日記「回饋」父親。

他們在途中會時刻關注各地的疫情情況,避開一些有風險的地區,有些地方他們沒來得及去,這成了徐雲峰心裡的一個遺憾。

不過令他感到驚喜的,是兒子潛移默化的改變。


Advertisements

他們路過泰山時,徐子程用剛學會的基礎知識,拍下了一張驚艷的日出照。

徐雲峰誇他有天賦,還把那台佳能700d照相機送給了徐子程。

初冬的泰山格外寒冷,徐雲峰決定和兒子來次夜爬。9.30分開始出發,徐子程主動選擇了步行。

在1500米的泰山上,他們暢聊了一路,中途停下來幾次,坐在冰冷的大石頭上講述星座的奇妙之處。

夜色包裹著父子倆的身影,徐子程的臉在手電筒的映射下顯得格外安靜。

徐雲峰很難將眼前的兒子與在家時的樣子作對比,如果時光可以停留,他恨不得立馬按下暫停鍵。


Advertisements

他默默拿出手機,把最近拍的照片和視頻全都上傳到了網路上,誰知他們的故事竟掀起了軒然大波。

有人看到照片里專心拍照的徐子程,留言道:

「兒子很棒,跟他爸一樣優秀」,徐雲峰告訴給了兒子,讓他嘗試著做出更大的改變。

旅途後期,徐雲峰開始教給兒子配音,作品的最後出現了徐子程稚嫩的聲音,獲得了網友的一致好評。

「我感覺兒子的眼睛里有了光」。


Advertisements

旅行接近尾聲時,他們經歷了2次寒潮,由於暖風機供電不足,早晨起來車裡的溫度達到了零下七八度,窗面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門也被凍住了。

徐雲峰拿打火機噴了幾次,才勉強推開了門,他以為兒子會吵著回家去,誰知他堅持要繼續前行。

最終他們抵達了程海,可徐雲峰又差點打了兒子。


5

徐雲峰無意間看到了兒子跟一位女同學的聊天界面,兩人的話題無非是青澀的「男女之情」。

作為一名父親,他無法接受孩子早戀,抬起手來就要打過去。

最後這個巴掌停在了半空中,出來的這段日子,他發現自己已經沒有打罵兒子的習慣了。

「我跟你媽也是國中同學,有什麼事情可以跟爸爸分享」。

徐子程滿臉驚訝:「爸,可能我從來沒真正了解過你」。

他把手搭在了父親的肩膀上,說道:「以後咱倆就是朋友了」。

2021年2月4日,他們的旅行結束了。

「要不是孩子主動要求回來,想回學校讀書,可能我們還在外面漂泊呢」。


值得一提的是,一月中旬他們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後,有人質疑徐雲峰在拿孩子炒作。

他回應道:

「我從未料到我們的故事會引起這麼大的關注,至於是不是炒作,只能說仁者見仁,拿著孩子炒作這種事太沒人性,我不會做」。

有人還評價他們「有錢任性」,不過據許雲峰說,他們只是個普通家庭,房車花5萬元(約22萬新台幣)買的簡陋二手車,旅行54天花費1.6萬(約7萬新台幣)。


「如果我沒把兒子教好,留給他100萬(約443萬新台幣)也會揮霍完,不如花一段時間,帶領他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徐雲峰爆火後,有很多家長都來找他探討「家庭教育」的問題,他給每個人的回復幾乎出奇一致:

「缺位、忙碌、不理解,才是教育的最大敗筆」。



(圖片僅為參考圖片,人物名稱均為化名)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