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浮在水上的「自由灣」!夫妻捨棄都市生活「自建水上房屋」漂流28年,遠離都市煩囂「出門全靠船」


白天,凱瑟琳會到各個溫室裡栽種各種植物,也會照料滿布「自由灣」的花草樹木。


而韋恩就會幹著自己最喜歡的雕刻,這些成品一些會保留在自己的收藏館裡,一些則會賣出去,賺錢用以維持房屋的各種開支和擴充。

Advertisements


心血來潮的時候,韋恩最喜歡的就是划著自己的小木船然後到附近閑適的釣魚。啊,對了,有趣的韋恩甚至在自己的休息室開了一扇門,只要將其打開就可以坐在沙發上垂釣。這樣的生活,簡直就令人羨慕啊。


親朋好友來到之時,那就為他們點起一個爐火,在夜裡為大家準備一頓晚餐,然後圍在爐火旁,一邊望著漫天的星辰,一邊促膝長談,不亦樂乎。

也可以坐在特別設計的觀賞區,感受陽光輕柔的撫摸,聆聽微風吹拂樹林的聲音,還有在海裡時不時探出頭來呼吸的魚發出的有趣聲響。


Advertisements

不過這些年來韋恩和凱瑟琳在追尋自己理想生活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第一個就是暴風雨的來襲,因為「自由灣」地處山林之中,因此一年總會有那麼一兩次遭遇這種天氣。

為了保護「自由灣」,韋恩將整個建築通過帶有韌性的繩索固定在海岸的四方八面,即使狂風來襲,「自由灣」也會隨風微微搖擺。


Advertisements

第二個就是當局的制度。由於「自由灣」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這個地方也開始出現在很多報刊雜誌上,當局要求韋恩和凱瑟琳為房屋交付應繳的稅項。

但由於兩人的建築屬於海上漂浮宅基地,並不是紮根於土地,屬於該國的第一個先例,暫時並沒有相關的正式文件定義「自由灣」。因此也有這個可能,最後「自由灣」會被納入管制。

(航拍視角下的「自由灣」)

Advertisements


雖然未來會怎麼樣,尚且很難定奪,但對於韋恩和凱瑟琳這對夫婦而言,這是他們花費了接近30年打造的夢想中的「家」。

甚至在現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自由灣」已經不單單是他們的家,也是很多人心中理想的「家」的追求。他們會來到這裡從韋恩和凱瑟琳身上得到靈感,從而繼續追尋自己的理想。


Advertisements

現在韋恩和凱瑟琳其中一個兒子,謝恩,也在打造著屬於自己的「自由灣」。

(謝恩目前打造的「自由灣」)


Advertisements

雖然還沒有達到自己現在的規模,但兩人笑著表示:「再給他幾年的時間吧,他一直說要依靠自己的經濟條件生活,不依賴我們,他也找到自己的夢想了」。


Advertisements

湖上的漂浮小島❤️哥本哈根「水上漂浮公園」外觀超Q 拓展土地面積「還能幫助大自然」狂獲設計大獎

許多民眾在假日時都喜歡去家裡附近的公園散散步、曬曬太陽,放鬆一下平時工作緊繃的神經,不過你有想過現在除了陸地,連在水上也有著超特別的漂浮公園嗎?


澳大利亞建築師馬歇(Marshall Blecher)和Fokstrot設計工作室合作,在丹麥哥本哈根的港口邊製作了一系列奇幻又悠閒的「人工漂浮島」,這種漂浮島不僅增加了可利用的陸地空間,可供漁民、皮划艇愛好者、觀星者和游泳者使用,一般民眾也可以透過小皮艇登上漂浮小島體驗全新的「海島風情」!


這些小島上種植了哥本哈根當地的樹木和植物,底端則設有錨點將小島固定在海底、不會隨波漂流,島上的植物可以為當地的海鷗、天鵝、鴿子和野鴨提供休息之處,而小島的下方也同時成為了水生動物和海藻等動植物的棲息地,可說是一舉兩得呀~


這種名叫「parkipelago」的小島是以可重複利用的環保建材製成,設計師參考了傳統的木製小船建造法,讓小島可以平穩的漂浮在水面上,同時也可以在換季時輕易地將它們移動到不同的位置,既方便又實用!


設計師表示,最大的島嶼將包括九塊土地,除了最大的「本島」之外,附近還有其他獨立的小小島嶼,在上面坐著休息、看看平靜的河景,也是欣賞城市另一種風貌的特別體驗啊~這個設計獲得了台北國際公共空間設計獎和社會設計獎,甚至還入圍了倫敦設計博物館的比茲利設計獎的決賽!


這個漂浮島嶼的設計真的太有趣了~不僅有創意、也解決了土地不足的問題,小編覺得台灣也該引進啊!


來源:boredpanda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