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活出自我!正值事業巔峰「患重症被判來日無多」跑遍世界各地 10年後人生「活得比前半生更精采」

折回時又遊了稻城、丹巴,在返成都行至四姑娘山時遇道路封閉,等到晚上放行時大雨如注,沿途都是峭壁深谷,視線不足五公尺,我緊緊盯著前面大車的尾燈,心想只要聽著前方轟隆一聲立即剎車,途中飛石把車引擎蓋還砸了一個坑,到都江堰一百多公里的山路整整開了一夜,那是2008年5月9號的晚上,三天後,發生了那場慘烈的大地震,我們的車子正從震區的中心汶川映秀駛過,首次自駕岀行有驚無險,幸運之至。事後回想,幸虧途中被武警勸返,如果再遲兩天,後果不堪設想。

這些年走過不少地方,當然沒去過的地方更多。我興趣寬泛,凡是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具有深厚歷史人文的地方我都喜歡。要談印象最深刻的地方還是西藏莫屬,西藏阿里的神山聖湖有超凡脫俗的大美,是朝聖者窮盡一生追尋的天國和靈魂的家園,那裡的美純粹、無言,有震攝人心的魅力,那裡是精神的天堂和身體的煉獄,走過一趟畢生難忘,是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洗禮。

Advertisements

國外我最喜歡的城市是耶路撒冷,最難忘的行程是巴爾幹半島之行。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中心,各種文明在這裡融合、碰撞,各民族歷史積怨,矛盾在此彙集,一個耶路撒冷,半部世界史,這裡是世界的焦點。而巴爾幹半島又被稱為歐洲的火藥筒,薩拉熱窩有著歐洲的耶路撒冷之稱,我認為,看懂了耶路撒冷和巴爾幹半島,就看懂了大半個世界。這些地方走一遭,會真切地領會到古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以及百聞不如一見的說法是多麼精闢。

Advertisements

把旅行中所見所聞所思,用文字形式寫出與大家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在分享過程中又能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反過來對自己也是開悟和提高的過程。我寫遊記始於旅友的鞭策和激勵。那是七年前跟隨自駕俱樂部游大西南,我的同屋是位名記,每日必寫,行文都是職業的素養,同行旅友也紛紛曬出文章,對我是刺激,也是啟發。可我多年不寫眼高手低,憋了多日在行程結束時才成一篇。

沒想到寫一篇遊記獲得了大家一致喝彩,著名旅行達人許秉寬先生後來還把這篇寫龔灘的遊記當做範文,每帶隊到龔灘必轉此文,算是一文在圈內走紅。其實我年輕時也是文青,當年寫過一陣子詩歌,還和顧城在同刊雜誌發表過,我是個肯用腦疏於筆的人,原因是詩歌字寫的少。後來在工作單位因寫公文產生了厭惡,輟筆了二十餘年。

Advertisements

受到朋友激勵和讚揚使我逐漸恢復了自信,從此後,便在旅行中多於觀察和思考,玩的認真和自覺起來,近年來,先後寫下數百篇遊記和美篇。

Advertisements

我認為,一篇好的遊記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通過自己的感悟把體驗分享給大家,最忌諱流水帳式的介紹和百度知識的普及,其實,用最平實的語言寫出最真切的觀感,從而引起大家共鳴是最難的,這就是所說的大巧若拙吧。這樣的文章也接地氣兒,自己與這樣的標準差的很遠,但一直朝這方面在努力,近年,陸續有一些遊記被大陸報刊網站轉載和發表。還是自娛自樂狀態,許多文章只在朋友圈分享,處於原始生長的狀態。

在旅行途中,會遇到很多的旅伴,會有許多有趣的人和事,但大多都是擦肩而過,真正能夠沉澱下來的都是情趣相仿,審美標準相近的人,還有一點也十分重要,就是價值觀要相向,有博愛有情懷有正義感,你很難想像擁有不同價值觀的人對於歷史事件能夠產生共鳴。

Advertisements

我有許多高品質的旅伴,他們中間有作家、音樂家、攝影家、畫家,還有職業旅行家,自駕俱樂部老總,專線玩家和旅行達人.他們每個人都像一本書,都有不凡的經歷和故事,他們中不乏去過南北極在內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旅行者,有去過40多次西藏的大陸自駕第一人,有21年間去過150多次武隆的專線玩家和數十年獨愛黔東南的大學教授,還有滿世界追景的攝影人和探險家。與他們交往和互動,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Advertisements

我曾和走吧有約嘉賓許秉寬先生先後四次沿烏江畫廊行走,武隆一帶是他的詩酒田園,從他身上,我感受到了沉浸式旅行帶來的超值享受和體驗,生活中質樸原始的美無處不在,沉浸其中,是發現美的過程,也是心靈凈化的歷程。

當然,要結交到好的旅伴首先要有共同的愛好,有相近的審美情趣和共同的話題。和志同道合的旅友相伴相行是一件幸福的事,好的旅伴之間是相互欣賞和優勢互補,我十分欣賞我的好友的一句話:「在對的季節,與對的人走最對的線路。」

Advertisements

如何結交到高品質的旅伴,我的體會是,你的文章就是最好的名片。那裡有你人生的感悟和體驗,有你的審美和境界。

我們這一代人,經歷了國際的許多重大事件,我有一個計劃,是走遍世界許多國家,想用我自己的觀察,自己的視角,記錄那裡的平民在社會轉型前後的生活變化和精神狀態,不帶入自己的觀點,對我們未來的社會型態也許會起到一些借鑒。旅行不僅是賞景,還要有所思索,有所借鑒,讓精神更充盈,讓行走更有意義。

未來的旅行沒有剛性的規劃,這要取決於身體,季節,外部環境和財力的各種條件,無論是人文的還是自然的景色我都不拒絕,旅行時帶著一顆思考的心努力去發現發掘獨特的有價值的東西,不做打卡式的旅行,讓每一次旅行都展現獨特的魅力。我想趁著身體尚好時儘可能多走些地方,待到走不動時也許會像我的好友許先生那樣,覓一處詩酒田園,約三五好友,回想走過的大千世界,總結一下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些思索和感悟。不求轟轟烈烈,只願內心充實。

過去有個旅行節目,裡面有兩句話廣為人知,說的是:「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我認為,看世界不僅要用眼睛,還要有一顆會思考的心,同樣的風景,思考與不思考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否則你縱是走遍大千世界,仍是背著自己的井,不會留下一串清晰的足印。

女作家畢淑敏寫過一篇文章《人生終要有一場觸及靈魂的旅行》,她在文中說旅行使人謙虛,意思是你走的地方越多,越會敬畏自然的偉大,時空的浩瀚和人文的深厚,越會覺得個人的渺小和微不足道,閱歷越豐富的人待人會越平和和富有愛心,會使人格升華。

對待疾病,實際上是個看待生命的問題,世上沒有永生的人,生命在於運動,快樂是最好的免疫力,可以使人生精彩。願我們通過旅行,都能獲得豐滿的人生。

詩酒趁年華、旅行趁年輕!他在經歷人生風雨之後,大徹大悟。

迷上自駕、愛上旅行,因為快樂才是最好的免疫力,旅行讓人生更豐滿,在他樂觀又快樂的生活中,不但讓身體狀況保持的更加良好,也將自身的快樂無私地分享給眾人。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