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用盡全力「符合他人的期待」!殘忍真相卻是:終其一生「不會因優秀而被愛」

大家總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被他人所肯定、認可,為此卯足全力來完成別人的期待,但很多時候,優秀並不等於被愛的條件。

苛刻地要求自己變優秀,想以此獲得愛和認同——現代人內心問題的原罪。


Advertisements

在心理行業待久了,看的書和聽的故事越多,我就越發現——很多內心問題的原罪,都是一種近乎偏執的嚴苛的自我要求:「要優秀、做好人、不能犯錯」.....

為了達到這些要求,有的人偏執,有的人抑鬱,有的人分裂。

於是我經常在文章裡鼓勵大家放鬆一些:不優秀、不如人意、犯點錯,也沒關係。

但很多朋友看完,很困惑:「明明就有關係呀。」

我不優秀,怎麼在社會競爭中混口飯吃?

我不優秀,父母和老師怎麼會肯定我?

我不優秀,就上不了好的學校、公司?

我不優秀,怎麼可能吸引另一半呢?


這些困惑很合理。

縱使,過於追求優秀,讓人心理不健康。

但確實只有更優秀,才能更適應生存,得到更多的愛和認同。

自我逼迫的優秀vs健康的自我接納,似乎形成一種不可調和的矛盾。

Advertisements

所以,我認為很有必要寫一篇文章來澄清。


追求優秀不一定會帶來內心問題,我們真正的內心衝突:一個人能得到多少愛、欣賞和認同,取決於他有多優秀。

你優秀,我親近你,否則,我就冷落你;

你優秀,我就認可你,否則,我就貶低你。

優秀的程度,定義了我們的價值,也決定了我們互相對待的方式。


Advertisements

不可否認,這個批判標準在社會中真實可見。

在社會競爭中,優秀的確很重要。

不優秀的弊端,隨處可見:

不優秀,就無法獲得更高的薪水;

分數低,就無法進入學霸密集的名校;

拖後腿,就只能被同事批評......

如果我不優秀,我就會擔心:

別人會不會不喜歡我;

別人會不會不被我吸引;

別人會不會覺得我沒用....

只有我優秀了,一切才會好起來了。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們更適應社會,也為了讓自己變成一個優秀的父母,更有面子有地位,用盡各種方式去讓孩子優秀。

於是,在最能獲得愛和安全感的家庭裡,卻用了最殘忍的適者生存法則:

偏愛成績好的孩子,給他更多的關心;

考好了全家開心,獎勵孩子;

考不好,這個家庭氛圍都沮喪等等......


這會讓我們從小就感到一種絕望:我,不會無緣無故被愛,除非變得優秀。

Advertisements

這種經歷會在日後的學校、社會中得到驗證和強化。

優秀,變成了一個人行走江湖的武器和防禦。

但也給人的內心落下了很大的缺口:「真實的我不配愛,只有優秀才配愛。所以要不斷逼著自己優秀,才可以不那麼戰戰兢兢。」

這成了現代人內心衝突的一個重要來源。


Advertisements

著名心理諮詢師曾奇峰老師,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有一名女性來訪者在諮詢中問他:「如果給我打分,100分是滿分,你會打多少分?」

曾老師那一刻覺得很突然。

因為這似乎意味著,要抹去這個人立體的各個方面,而把她放在一個扁平的刻度表上,評價她的好壞。

諮詢師們一般不願意這樣做。

但這種打分方式,在這名女性來訪者看來,再正常不過。

原來,她一直生活在苛刻的家庭,有一對很功利的父母親。他們給她灌輸了這樣一個觀念:


你如果是90分,我就愛你90%。

你如果只有20分,我只有20%的愛會給你。

如果你因為一些原因,例如考低分、變成一個不如人意的人,我可能就會少愛你一些。

所以,她在曾老師面前提出這個需求,本質上是:「她需要這個分數,來確認自己的價值,確認自己可以被愛的程度。」

Advertisements


這樣的評判方式,在職場上無可厚非。

但放在家庭、愛情、友情中,就太恐怖了。

尤其是發生在一個人的早年生長環境中。


Advertisements

加州大學的大衛·伯恩斯博士,曾對完美主義的父母做過研究。

他發現,這些父母很難純粹地獎勵孩子的行為。並且,一旦孩子做錯或做得不夠好,他們就會很不滿,甚至收回對孩子的關愛。

這樣的方式,也發生在追求優秀的父母身上。

孩子不優秀,就收回愛。

即使孩子表現優秀,他們也會在讚揚之後,加上一個魔鬼般的「但是」:

這次很好,但你可以做得更好。

潛台詞就是:「你還不夠好。」

於是從小我們學會了,要獲得足夠的愛和關注,必須不斷追逐優秀。

無論怎麼追,都很難夠到父母的優秀標準,所以只能疲於奔命。

一旦這個模式根植內心,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這種用優秀換取愛的馴養方式,有什麼後果呢?

首先,優秀變成了一種自我強迫。

從精神分析學派上看,我們早年和父母的互動方式,會內化到我們日後的人格中。

那個總是提醒我們優秀的父母,會內化成我們的內在聲音。

在很多場景中冒出來,提醒、鞭策、審判我們。


一位讀者給我們留言: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