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大有深意!朱熹問學生:為何叫「買東西不是買南北」? 10歲小孩「一語說破」:長知識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言一行,皆有著其特殊的含義。數千年的文化沉澱與積累,使得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不經意的事情,背後卻有著無與倫比的深意。


Advertisements

例如我們常說的買東西,從我們出生,便一直聽到的都是買東西,並且無論南北東西,各個地域都秉承著同樣的使用方法。在購買物品的時候習慣用買東西來代替,但為何是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

其實早在南宋時期就有人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疑問,最終卻被一個十歲孩童道出了真相。

一、五行說

作為中國古代著名的理學家,朱熹的地位,是毋庸置疑。


Advertisements

雖然理學的存在,的確對百姓的思想解放有著明顯的壓制行為,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在儒學之上做出的貢獻,千年以來,與之匹敵者並不多。

朱熹在為官期間,除了處理政務之外,更多的便是開設學堂,講經授業,先後教授了眾多學徒。在一次授課過程中,學堂之外路過了兩名婦人,手提著籃子,準備前往集市買東西。

朱熹靈光乍現,便對學生提問到,明明方位有東南西北中,為何前往集市採購物品要用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

這節課上的學生,大都是年齡較小的孩童,聽到朱熹的提問,嘰嘰喳喳開始討論起來。


Advertisements

其實在宋代,買東西也成了約定俗成的話語,大家早已將其看作是最正常的一種行為習慣,很少有人去思考為什麼是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

過了一會,一個十歲的孩童站了起來,回答道:「金木水火土,配東西南北中。」

籃子乃是木條編織,屬木;火會燃木;水則外灑;土則遺漏。唯有金能被木裝下,因此才叫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

朱熹聽話,大為驚異。先不論這個答案對還是錯,孩童能夠將五行說聯繫起來,已經屬實不易。

在五行學說之中,東方屬木,南方屬火,中央屬土,西方屬金,北方屬水。雖然五行說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成熟,但一個十歲孩童能夠將五行說利用得如此貼切,卻十分罕見。


Advertisements

而且小孩這樣說,也並沒有違背古人的習慣,古人行為做事對陰陽風水之說極為考究,五行之說也是最常見的。至於買東西如此常見的行為,其實也蘊含了古人對社會的思考和探究。

當然這僅僅是買東西稱呼來源的一種說法,除此之外,為什麼叫買東西,還有很多原因。

二、古代城市布局的原因

和現代到處都是集市的分佈狀況不同,在古代,商業區和居民區是有著嚴格劃分的。

中國是一個極為傳統的以小農經濟立足的國家,從先秦時期到清朝滅亡,皆是如此。因此農業在統治者的心中有著重要地位,乃是國之根基。


Advertisements

小農經濟的主要特點便是安土重遷,較為穩定,而這無疑符合統治者要求社會安定的需求。反觀商業則不同,其有著極大的流動性,對於統治者的威脅極大,因此在古代才出現了士農工商這種特殊的等級制度。

商業在古代長時間受到統治集團的打壓,雖然商業獲利高,收益大,但對於統治者來說,社會穩定才是關鍵。因此在古代長期剩下重農抑商政策,並且從多個方面來限制商業的發展。

首先就是商人的地位,在中國古代,商人地位低下,即便家財萬貫,但地位卻不高。最典型的就是李白,李白出身商人之家,因此被限制參加科舉考試。所以李白才會多方面運作,結交達官貴人,得到推薦機會,被唐玄宗看重。

其次就是限制商業的發展,採用了嚴格的坊市制度。


在中國古代,經營商業的場所稱之為市,而居住區則被稱為坊。在隋唐時期,是坊市的分佈是有著嚴格管理的,二者是不允許建在一起的。

在北朝民歌《木蘭辭》之中便有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這樣的描述。其實就反映了當時坊市制度的嚴格。

隋唐時期,坊市制度趨於完善,呈現出了嚴密的規劃和分工。

唐都城長安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排列整齊。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