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26歲放棄工作!29歲帶「父母窮游全國3年」 如今32歲「依然未婚」:不想讓婚姻成為拖累

想必經常上網的人都知道,近年來,我國的離婚率不斷走高,結婚率卻呈現下降趨勢,看過很多街頭採訪的視頻,很多年輕人都表示自己不想結婚,覺得一個人挺好的,或者是只想談戀愛,不想談婚姻,覺得結婚是一種負擔累贅。

其實,帶父母旅行是我們很多人的夢想,但卻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並不需要多少錢,關鍵在於我們能否舍下目前所擁有的。

我是一名農村娃,為了生存父親還差點把我送人。歷經生活的磨難後,18歲我成為了滬漂,在一家小小的複印店打工,3年後我卻成功躋身白領,這也是我人生的高光時刻。

可誰又能想到,26歲時我放棄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

就這樣,經過3年沉澱,29歲我選擇帶父母窮游全國。期間,發生了很多故事,我的腳步也再沒有停下。我只想帶父母走出村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Advertisements

(我和父母在布達拉宮)

1990年,我出生在河南周口淮陽的一個大家庭里,除了父母、爺爺、奶奶外,我還有四個姐姐,一個妹妹和弟弟。

在農村,多生子女家庭現象普遍存在,主要是受重男輕女封建思想的影響,我家自然也不例外。要想挺直脊梁骨在農村生活,就不能沒有兒子。所以,母親到了40歲還在努力生兒子。

Advertisements

父親早年是軍人,退役後,被分配到鄉鎮里的電網公司當電工。母親負責在家種地帶孩子。即便父親有穩定的收入,可依舊還要靠母親種地養家。

我大姐與小弟相差14歲,我們七姐弟都是母親在家裡生的,沒在醫院花一分錢。一屋子的勞動力加起來與母親相比,雖然差很遠,可個個都很能吃。

全家高效率的消化系統,吮咂一對農村夫婦的汗水,說白了全家都在「啃」他們。

(我在西雙版納)

Advertisements

三姐不大點時,父親便想將她送給戰友當女兒。大爺知道後,將父親狠狠地數落了一頓,問他:「你是真養不活女兒,還是不想養?」

父親想了很久,也弄明白自己是真養不活,還是不願意養。說養不活,但家裡還沒到吃不上飯的地步;說不願意養,那是自己血肉相親的孩子,能不想養嗎?

可在我3歲時,父母毫不猶豫地將我送給賣豬肉的姑姑(大爺的女兒)當女兒。姑姑運氣比母親好,接連生了3個孩子都是兒子,而她卻一直想要個女兒,沒能如願。

父母覺得他們家條件比較好,我不會受委屈。我卻不知道好歹,在姑姑家哭鬧了整整一夜,姑姑怕我出事,又讓我父母把我接回去了。

從此之後,父親再也沒有了將孩子送人的想法。他或許是認命了,又或許是真的不忍割掉血脈親情。

Advertisements

(2010年,我在門店工作)

我們姐弟七個都十分懂事,每天放學就會幫著母親幹家務,農忙時就去地里幫著種地或是收紅薯、打棉花。我從小就是個男孩子性格,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那會每家都有一個很大的地窖,用來存放過冬的蔬菜、糧食,別人都不願意下去,只有我願意去。

Advertisements

三年級時,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父母將我和六妹送到隔壁村的武術學校上學。在四年級結束後,父母才將我們轉回村裡上學。

那時我越發膽大。每天騎著一輛破舊的二八大杠,帶著六妹風裡來雨里去,一個來回差不多一個多小時。

與姊妹們比起來,我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二姐是因為家裡窮才沒能上學,而我則是因為讀不進書,主動回家幫母親種地幹活的。

2007年,在鄭州上大學的大姐和父母都一致認為,我將來得有一門養活自己的技術。

(2010年,世博會第一天沒有買到票,我在門口拍照留念)

Advertisements

那時,計算機正是最吃香的時候,大姐很多同學都在學編程。大姐就覺得未來這一定是最好的技術,便在鄭州幫我報了個電腦培訓班。

於是,我拿著父母從牙縫裡擠出來的六百塊錢去鄭州上了半年的電腦培訓班,主要學習海報設計。

即將大學畢業的大姐為了方便照顧我,索性就在外面租了一間15平左右的單間,讓我和她住在一起。

為了不讓父母的辛苦錢打水漂,我每天都很認真地去學習怎樣摳圖、製圖,努力地學著電腦知識,生怕對不起父母和大姐。

培訓班畢業後,大姐就去了上海。我仗著自己有些電腦基礎,便在一家保健品公司做文員,主要負責記錄進發貨的製表和內勤工作。可就因為我只是個初中生,每月工資只有兩千二。

(發工資後,我給家人和自己買的鞋)

Advertisements

剛到手的工資還沒捂熱,我就交了800元的房租。為減少生活開銷,我用僅剩的一千四元買了鍋碗瓢盆、柴米油鹽等生活必需品。

我從不在外面吃飯,都自己做,能不花錢的地方,我絕不花一分錢。是這兩千二元的工資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活著,生活容易,可賺錢卻很難。

哪怕我每天早出晚歸,做事任勞任怨,一年下來工資還是只有兩千二塊錢,能存下來的錢並不多。

大姐在上海穩定後,跟我說:「大城市機會更多,能學到的東西更多。」便讓我去上海打拚。

大姐的話,我從未懷疑過,不管是學識還是閱歷我都很佩服大姐。只是我卻沒想到正是大姐的提議,改變了我人生軌跡。

2008年奧運會前夕,我揣著一顆努力賺錢的心到了上海。那時,我還不知道什麼是生活、夢想,也不知道未來是什麼。

(2016年,我在深圳出差,參加公司展會)

到上海後,我沒想到這裡除了很繁華,還非常大。即便在往後的十幾年時間裡,我去外灘、東方明珠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

那時,大姐住在閔行區七寶街附近,我就近在一家複印店,找了份平面設計工作。店很小,員工只有2個人,每個月工資5200元,每周輪休一天。

因為有大姐這座靠山在,在衣食住行上,我幾乎沒花一分錢,所有生活花銷都由大姐扛著。不然,就這5200元的工資,只夠我付個房租,連基本的溫飽都沒法解決。

(這是我在上海)

但我都會將工資交給大姐,我不希望大姐獨自抗下生活的不易。我不能因為她是大姐,就理所應當地認為她應該為我撐起一片天。

在單位,我除了做簡單的海報設計,還要做各種雜活,比如送宣傳單成品、跑腿拿設計圖、複印資料等等。

有次,我正巧遇見一位老鄉到店裡諮詢宣傳冊業務,老鄉讓我做一個成品看看,如果能讓他滿意,他就把這筆業務交給我們做。

沒成想,一來二去,我就把這筆業務做成了,幫老闆拿下了這筆上萬元的訂單。老闆為了感謝我,不僅給我發了2200塊錢獎金,還送給我16隻大閘蟹。

可吃大閘蟹,對我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即便是見多識廣的大姐,面對這個有八隻腳的攻擊性生物,也是一籌莫展。後來,鄰居告訴我說:「上鍋蒸半小時,熟了之後蘸醬油吃。」

(我帶父母去外灘看夜景)

在煮熟後,我掰下一隻蟹腿,蘸著醬油就往嘴裡塞。誰知,根本就沒吃到肉。我和大姐一致認為被老闆戲弄了,我嘀咕著:「這還不如來請我吃兩頓燴面來得實在。」最後,我和大姐將剩下的十幾隻大閘蟹放生了。

在複印店工作半年,我學會了獨自設計各種海報和宣傳冊,我也明白人往高處走的道理。

2009年初,我跳槽到另一家規模較大的圖文設計店。工資從原來的5200元上漲到了8800元,工作也變得很忙了。唯一不變的是,我依然還是一個小小的打工人。

2010年,我又跳槽到另一家圖文設計店,相比前面兩家店,這家是最正規、環境最好的。工資也從8800元漲到了13000元,我成為了單一的設計員,但偶爾還是會去給客戶送成品。

(父母玉龍雪山下的合影)

有一次,店裡承接了一家大公司的宣傳標語,因為手裡沒活,我就和同事幫忙去工廠貼標語,從下午3點餓著肚子,一直忙到晚上10點。

因為年紀小,我和同事沒有向公司索要加班費,只是傻傻地以為這是自己的本職工作。

直到2011年,原本同事要去一家外貿公司面試,主要是做家居設計。由於位置比較偏,同事就放棄了,但我相對要離得近些,同事便起鬨讓我去面試。

正巧我也有換工作的打算,便鼓起勇氣去了。沒曾想還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我和母親)

我曾看過一段話:「在人與人越靠近的地方,你的不成功,越讓你難受,小城市的目光讓人充滿壓力;而大城市看似冰冷的鋼筋水泥背後,其實在人生失敗的部分,也給了我們溫柔的庇護和包容。」

這種被庇護、包容的感覺,真爽!公司不僅每月給我18000元,有雙休,還免費住宿。而且我只需要負責公司內部的宣傳設計就可以。我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也能坐進辦公室成為小白領。

雖然與那些大學生相比工資是差了許多,但這對我來說卻是足夠了。

更讓我開心的是,我遇到了很好的上司。有次公司內部組織活動,經理抽到了8800塊錢的現金獎勵,直接分給了我和其他3位同事。

有人說,一個好領導是願意幫員工謀福利。而我們經理僅是這一個舉動,就把我們部門的人心聚攏了。

(父母正在點餐)

那時大姐剛結婚,我不能總住在她那裡,就順勢搬進了公司宿舍。後來,大姐和姐夫去了杭州發展,我獨自留在上海打拚。

在上海,我大部分時間都是跟同事們在一起。因為我性格比較討喜,很多同事都給我介紹對象,他們大多都是上海當地人,個個都是非富即貴。

甚至有位同事,還將自己的弟弟介紹給我,家裡有3套房,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可在簡單相處後,我還是覺得無論是愛情還是婚姻,都必須建立在兩情相悅的基礎上。

差距太大的愛情,不一定是幸福。沒有對眼的愛情,無論對方多富有,你多優秀,始終都與愛情無關。

莫言曾說:「一個人,風塵僕僕地活在這個世界上,要為喜歡自己的人而活著。這才是最好的態度。」

所以,我還是決定用最好的態度,等待屬於自己的緣分。

(我們在火車上)

2016年,我想嘗試更多的可能,於是辭掉了這份工作。卻也因為文憑這塊敲門磚,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

朋友知道我辭職後,便邀請我加入他的公司,給他的網店做設計。他每個月付我26000元工資,醫療保險也都幫我悉數繳納,而且我可以直接在家工作。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