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小s節儉教育!小s不準女兒買「超過一千塊的衣服」被讃超會教,想要教會孩子節儉?家長得先學會「這4招」

如果我們直接拒絕孩子,這是不太可能的事,就像我們大人看上了一件漂亮又昂貴的衣服時,都需要思量一陣子,何況是孩子呢?

這就需要家長們平時教會孩子分清哪些是「需要」,哪些是「想要」,買「需要」的東西,條件允許,再買「想要」的東西。

比如平時可以多跟孩子說:「食物、水、空氣、衣服,是我們需要的東西,如果沒有,就會影響正常的生活。但有一些即便東西缺少也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比如:遙控小汽車、洋娃娃、腳踏車。

逛超市時,我們可以在購物車裡放一袋米,指著米跟孩子說:「我們需要大米,做飯吃。如果沒有飯吃,就會餓肚子。」然後,你可以拿起海苔說:「海苔既營養又美味,我喜歡吃,寶寶你也喜歡吃,這是我們想要的東西。但是如果沒有海苔,我們也不會感覺餓。」

Advertisements

多讓孩子了解「需要」與「想要」的區別,那麼當他看到別人的玩具,非常想要時,你就可以問問他:「這個玩具對你有什麼幫助?它是你需要的,還是你想要的?如果沒有這樣東西會怎麼樣?」

當孩子分清了「需要」和「想要」,那麼孩子在面對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就會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不會非要不可。

2、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

魏坤琳在《魏坤琳的科學養育寶典》中提到,有一次他帶女兒逛商場時,女兒看上了一條愛莎公主裙,但這條裙子要600多塊錢。魏坤琳知道女兒只是一時興起,買回去可能穿不了幾次,就壓箱底了。魏坤琳就想了一個好辦法,就是讓女兒自己攢錢買。

等到女兒贊夠錢時,魏坤琳再帶女兒去逛那個商場,發現那條裙子在打折,只要6折就能買,但女兒並沒有買那條裙子,而是花了一百多塊錢買了一個公主皇冠。

Advertisements

魏坤琳就問女兒:「為什麼不買那條裙子?」女兒回答說:「贊錢不容易,要省著點花。」

你看,自己攢的錢,孩子更節約。贊錢買的東西,也會更加珍惜。

《忍住、別插手》的作者說:懂錢,才能懂「自立」。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養成存錢的習慣,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當孩子想買某件東西時,可以讓孩子通過攢錢或者做家務來獲得零花錢來購買。


3、讓孩子體驗通過勞動來掙錢

一位泰國媽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歷,有天早上,5歲的兒子不想上學,於是她向學校請了一天假,頂著烈日帶兒子去撿瓶子賺錢。

兩個走了很多路,撿了2公斤塑料瓶,但最後只賣了2泰銖,約1.69新台幣。回到家時,孩子已精疲力盡。但他對媽媽說:「媽媽,掙錢真不容易。」

Advertisements

所以在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時,不能只跟孩子講賺錢辛苦,賺錢難的大道理,一定要讓孩子親身體驗,才能知道錢來之不易,才懂得尊重父母的勞動成果。

摩根財團的創始人摩根當年靠賣雞蛋和開雜貨店起家,發家后對子女要求嚴格,規定孩子每月的零花錢必須通過幹家務活來獲得。

摩根吝嗇嗎?當然不是,他是想讓孩子通過做家務勞動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

4、給孩子零花錢

有些家長認為不需要給孩子零花錢,一來覺得孩子還小,不需要用到錢,想要什麼自己會買給他,二來家長擔心,孩子有錢之後,會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亂買零食和玩具。

其實這種觀念是錯的。

Advertisements

定期適當科學地給孩子零花錢,可以讓孩子了解錢的價值,認識不同面值的錢,購買力不同,知道等值交換的原則,培養孩子的財商意識。

孩子有了錢,才能讓孩子學會存錢和管理錢的相關技能,才會對錢有概念。作為家長,在孩子支配自己的零花錢時,只要不是太過分,家長都不要過於干涉。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對自己的零花錢開支做記錄,讓孩子做好自己消費計劃,清楚了解自己的每一筆開支,做到心中有賬,而不是盲目消費。



如果孩子提出零花錢不夠用時,可以通過讓他做家務來獲取。

一個有著正確金錢觀的孩子,長大後才能禁得住各種誘惑,不會被金錢蒙住了心智。而且孩子的金錢觀在童年時期就建立,將會得益一輩子。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