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別被清宮戲誤導了!清朝的髮型根本不是劇中的「陰陽頭」 歷史上的辮子頭「不僅醜還屈辱」

看過清宮劇的對於「辮子」印象一定深刻,特別是最近兩年大火的宮廷劇,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腦袋後面都有長長的辮子。雖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只是在清軍入關之時,就下令強迫民眾「剃髮留辮」,導致了很多屠城案件。那為何一個小小的髮型會如此重要呢?

雍正劇照

Advertisements


要說到清朝男士的髮型,那就要追溯到清兵入關後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清朝是由關外女真人所建立的,而女真人的髮型就是當時被稱為」金錢鼠尾辮「的髮型,並非大家在清宮劇中看到了帥氣男主留著的陰陽頭髮型。陰陽頭是把頭髮的前半部分剃掉,保留後半部分編成辮子,而真正的」金錢鼠尾辮「則是幾乎把頭髮都剃光,只保留頭頂一丟丟的頭髮,保留的頭髮編成辮子後可以穿過」孔方兄「的孔。在清朝將近二百七十年的歷史中,絕大部分的髮型都是金錢鼠尾辮,大家在清宮劇中看到的陰陽頭其實是在清朝末年才出現的。

清朝中前期髮型

Advertisements


清朝是中國少數民族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早在入關之前就對征服地區和明朝投降將士實行「剃髮」令。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後,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重新頒發「剃髮令」,強行要求所有漢人只能留」金錢鼠尾辮「,也就是所謂的「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把這種髮型作為臣服的標誌。

清朝後期髮型

Advertisements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在清朝初期的」剃髮令「中明確規定留陰陽頭是不被允許的,要求所有人的髮型都要像前文提的」金錢鼠尾辮「一樣,必須將四周的頭髮剃光,只剩頭頂的金錢大小的一綹,並將其編成可穿過銅錢的小辮。這樣的要求對於當時的廣大漢族而言就是一種自尊心的摧殘,因為自古以來,中華民族都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不能隨便損傷的。秦世禎在《撫浙檄草》中就說,「小頂辮髮」是每個炎黃子孫的恥辱,認為漢人被迫把四周頭髮全部剃掉,留著「金錢鼠尾辮」實在不堪入目。

清朝中期髮型

Advertisements


根據英國訪清代表團畫家的紀實畫作,在乾隆年間,當時的髮型還是」金錢鼠尾辮「,到了嘉慶中期的時候,清朝人的髮型開始發生了一些變化,人們的頭頂的髮型有一個銅錢大小變成了四五個銅錢大小,辮子也相應粗了一些,從鼠尾變成了」豬尾,但是也還未達到後來陰陽頭的程度。大概在1840年左右,清朝的髮型再次發生了演變,逐漸變成了後來的「陰陽頭」,也就是只剃前面的頭髮,而保留後面的頭髮,人們的辮子變粗了,剃頭面積變小了,由初期的金錢鼠尾式變成了今人所熟知的「陰陽頭—半瓢」式。

清朝後期髮型


從以上清朝髮型的演變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清朝的統治力量和清朝流發量是一個成反比的關係,頭髮留得少,清朝統治強,頭髮留頭多,清朝的統治就弱,直到最後,辛亥革命爆發,最終徹底剪去了辮子,宣告了清朝統治的結束。看完清朝辮子的演變史,就知道其實歷史上的清朝髮型和影視劇還是有很多差別的。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