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已經60歲!請儘早做好「8個心理準備」,才能「幸福安穩」過晚年
很多人會說,等我退休了,想過什麼日子就過什麼日子,其實這是錯的,有句老話說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退休不代表就沒有了人際關係,正相反,跟老同事之間、跟親人之間,特別是跟子女之間,一旦退休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如果你已經過了60歲,那麼為了穩穩噹噹過晚年,以下8個心理準備一定要提前準備。
1、幫扶子女是適度,要防止他們想著啃老。
為子女著想,是每個做父母的本能,但一定要意識到,自己已經上了年紀,比起幫子女,自己的身體更加重要。
再者,子女既已成年,那就該承擔相應的責任,過度幫扶,只會助長子女的依賴心,現在啃老的子女還是很多,有的人指望父母買房買車,甚至包括孫子的費用,也希望父母出,這些情況也是很多見的。
2、人老了,自己的房子是根本,千萬不要一時激動,把房子賣了跟子女住一起。
我周圍就有這樣的老人,以為把房子賣了,把錢給子女也好,讓子女換大房子也好,日子久了子女對你的態度就會漸漸冷淡,甚至還要看子女,及其配偶的臉色過日子。
要知道,人老了,房子才是你最大的底氣,不管怎樣,房子一定要牢牢地抓在手上,只有這樣養老才會不被動。
3、減少無效社交,人要有享受孤獨的能力。
高質量的獨處,一定比低質量的社交要強很多。
人情世故是很消耗人的精神的,減少不必要的外出,遵循自己的內心,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人到了這個年紀,記住要為自己活,一切不開心的事與人,都要下定決心遠離。
4、子女再親,都要保持距離,更不要擅自介入子女的生活。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活法,這裡面沒有對錯,只有認知不同,所以不要輕易介入子女的生活,要不然子女非但不感激你,還會引發家庭矛盾。
幫扶子女也要適度,體力好就幫著帶帶孩子,有錢的可以稍微幫襯下子女,沒錢沒體力的,那就管好自己,不給子女增加額外負擔,各自過好各自的生活。
5、老伴老伴,老來伴,對任何人好,都不如對老伴好,來得實在。
要知道,何為夫妻?
那是一輩子與你共同進退的人,生活上互相幫助,精神上相互慰藉,人老了難免有個小毛病,親戚或許不會來看你,子女因為工作忙,也未必天天過來,只有老伴忙前忙后照顧你,守護著你,所以對老伴好,才是最明智的老人。
6、不要隨意跟外人提及家人,更不要說兒媳或者女婿的壞話。
要知道,說者無心,聽者有心,禍從口出。
再者,知人知面不知心,你說的時候,只顧一腔熱情說得盡心,要知道這些話早晚會傳到他們的耳朵里,到時你該如何自處。
沒心眼的晚輩或許直接跟你吵一架,遇到有心眼的人,從此心裡跟你有了隔閡,老了更加指望不上,所以不要貪圖口舌之快,子女好不好,自己心裡懂就行,沒必要什麼都往外說。
再說了,人人都是湊熱鬧的,他們一旦知道你家的底細,下次就有談論調侃你的資本,最後淪為茶餘飯後的笑話。
7、在外面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資產跟退休金。
沒有人希望別人過得比自己好,一旦有人問退休金,你知道他的真實想法是什麼嗎?
得知你比他少,他就會得意,到處炫耀,得知你比他多,他就嫉妒你,從此討厭上你,甚至還會搬弄是非。
不管誰問,都說大家差不多,更不要把話題往這方面引。
積蓄也是同樣,一旦被人知道自己有錢,朋友親戚過來借錢,你借還是不借?
借了,擔心不還,不借,又覺得傷了情分,面子上過不去。
與其進退為難,不如不要告訴別人手裡有錢,這樣也會少了很多麻煩。
8、保持向上的心態,積極鍛煉,捨得在自己身上花錢。
別什麼都不捨得,既捨不得吃,又捨不得穿,好東西都給了子女,到頭來子女對自己不好,又覺得他們對不起自己,心裡難過得不行。
這就是心態造成的,子女既然已經成年,不該擔心就不要擔心,不要對子女有過高的期待,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對自己好一些,吃點好的,要捨得在自己身上花錢,人活一輩子,最不該辜負的就是自己。
人過60歲,就該為自己而活,該吃吃、該喝喝,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過上一個幸福安穩的晚年。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