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原配夫人!一生無性無愛「卻不願離婚」 還照顧「丈夫與別人生的兒子」 丈夫走後她終於說出心裡話

沒有愛的婚姻,或者說失去愛的婚姻,就像是斷了線的風箏,兩個人手中各執一線,但是卻發現幸福越來越遠,遙不可及,再也無法伸一伸手就拉回來。

提起魯迅先生的夫人,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以為是許廣平女士。近幾年看了很多書才知道,魯迅的原配夫人叫朱安,一個生長於封建禮教家庭、從小接受三從四德教育的弱女子,她和許廣平女士有著截然相反的性格與命運。

魯迅和朱安,屬於包辦婚姻,兩個年輕人之前相互不認識,就連結婚,魯迅也是從日本被騙回來結的婚。

在長達四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中,兩個人的人生軌跡,如同兩根平行線,永遠沒有交集的時候。朱安是孤獨的、卑微的,魯迅先生和她無性無愛,兩人卻一直不曾離婚。

有人說魯迅對朱安太過冷酷,在我看來,其實不然。

誠然,作為婚姻解放轉型時期的犧牲品,朱安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

朱安的悲劇,有來自社會,也有來自個人。

從社會的角度看,她身處封建社會,封建禮教、封建包辦婚姻、以及她所接受的封建教育,都是造成她悲劇的原因。

今天想重點從她個人的角度來探討:她缺少了作為女人的獨立,所以她一生都唯有依附、唯有順從、唯有等待。

其實她原本有機會為自己的一生,做出一些改變的,但她沒有。

01、婚前恪守禮教,缺乏思想獨立

朱安的祖上曾做過知縣一類的官,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她接受的是三從四德的一些中國傳統道德觀念教育,女子無才便是德深入其骨髓。她纏著小腳,識字不多,但是懂得禮儀,性格溫和,待人厚道。

作為一個舊時代、沒有文化的封建女性,在這場婚姻中,她一開始就處於被動的地位。

她是由雙方父母做主,和周家的大少爺周樹人(魯迅)訂婚。

魯迅一開始並不知情,是母親背著他擅自做主,訂下了婚事。

魯迅他雖然反對封建包辦婚姻,但為了母親,只好犧牲自己。他畢業後得到留學日本的獎學金,便遠赴日本。

在日本留學的魯迅得知朱安是一個小腳女人,又沒上過幾年學,便寫信催她放腳,也鼓勵她上學堂,希望她能夠學一點新知識,將來兩人至少有些許的共同語言。

但朱安娘家人覺得魯迅此舉實在違背祖宗傳統,不允許她這樣做。

在他們的眼裡,那個時代要求一個女性所具有的她都有,溫和善良,懂禮儀,守規矩,燒得一手好菜,會做針線活,完全符合一個合格兒媳婦的標準,她完全不用、他們也不希望她再做任何的改變。

而朱安自己,也覺得不妥,她接受的教育就是,在家裡,只要順著家裡人的要求生活;結了婚,順著丈夫的意思生活,就足夠了。

在這種封建制度、封建家庭長大的朱安,思想上不能獨立,經濟上更談不上獨立了,自然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就這樣,朱安堅守著中國傳統道德觀念,原本有機會嘗試著去學習、去改變自己,但她不願也不敢,失去了第一次改變自己的機會。

02、婚後卑微入塵,缺乏人格獨立

魯迅當時在日本,被母親騙回來成親。

結婚當日,朱安為了迎合丈夫,穿了一雙稍微大一點的鞋子,鞋裡偷偷塞進棉花,假裝放過腳,但下轎的瞬間,鞋子不合時宜的掉了出來,露出一雙標準的三寸金蓮。

朱安自然噤若寒蟬。

魯迅見狀大失所望。新婚當天他就看書至天亮,拒絕與她同床共枕,第二天便搬至母親房間,從此與朱安分房而睡,此舉直到魯迅逝世。

魯迅婚後第三天便逃離,去了日本,多年後才回來。

在長達四十多年的婚姻中,兩人雖有夫妻之名,卻無夫妻之事,魯迅僅僅和她維持著一種形式上的夫妻關係。

對此,朱安不敢有半點怨言。

朱安嫁進周家之後,無論是才貌和學識,與魯迅、與整個家庭都是有差距的。

連魯迅的母親都學會識文斷字,尤其喜歡看張恨水的小說,而她卻一生目不識丁,在周家數十年也沒有進步。

顯然,不可能和魯迅有更進一步的思想上的交流。

婚後,她孝順家中長輩,照顧婆婆,料理家務,盡全力討好自己的丈夫,她一直心存幻想,幻想總有一天,自己的賢良會打動魯迅,但最終也沒有為自己贏得一星半點的來自丈夫的愛。

因為兩人思想根本不在同一頻道上,無法同等交流。

朱安對於自己的處境是心知肚明的,她曾經向別人吐露過心聲:

「過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地服侍他,一切順著他,將來總會好——我好比是一隻蝸牛,從牆底一點兒一點兒往上爬,爬得雖慢,總有一天會爬到牆頂的。可是,現在我沒有辦法了,我沒有力氣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無用。」

她為魯迅空守了41年,魯迅在世的時候,她盡自己所能照顧他;

她寬厚包容,面對魯迅後來的妻子許廣平和兒子海嬰,也毫無怨恨之意,對海嬰也視如己出;

她沒有奢望,僅僅希望能夠留下一個自己的孩子,可直到1936年魯迅去世,這個願望也沒能夠實現。

她曾說過這樣的話:"看來我這一輩子只好服侍娘娘(魯迅母親)一個人了,萬一娘娘歸了西天,從大先生一向的為人看,我以後的生活他是會管的。"

無論經濟還是感情,她都不能獨立,她如菟絲花,纏繞寄生在他高大的樹榦上,丈夫是她賴以生存的全部,因為自己一無所長,所以只能仰人鼻息。她愛得卑微入塵,愛得毫無尊嚴,活得毫無價值。

在婚後漫長的歲月里,她沒有想過去改變,或者為自己去爭取什麼,她為丈夫而活,為夫家人而活,唯獨沒有為自己而活。

她再一次失去了改變自己的機會。

我們同情朱安,無法責怪她,身處那個時代,那樣的傳統家庭,她從小接受的封建教育已經根深蒂固。

而她自己也是懦弱的,沒有接受新知識、新思想的意識和機會,她只是一個標準的舊時代的兒媳婦,心中只有丈夫和夫家。

03、夫逝舉步維艱,缺乏經濟獨立

魯迅逝世後,朱安的生活曾一度陷入困境,許廣平雖然也每月寄生活費給她,但當時物價飛漲,生活異常拮据,再加上後來許廣平被捕,朱安幾乎斷了生活來源,常常食不果腹,日子過得異常艱辛。

不得已,朱安決定出售魯迅的遺作來換取生活費,這才引起外界注意,紛紛有人前來阻止。朱安終於發出了吶喊:「你們總說魯迅遺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魯迅遺物,你們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這個不幸的女子在嫁給魯迅後唯一一次發出的吶喊,喊出了她所有的委屈和辛酸。

魯迅逝世後,她賴以生存的希望全部破滅,經濟不能獨立,她只能靠別人的接濟生存。人到晚年,孤苦無依,她更沒有機會改變自己了。

她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了69個春秋,在和魯迅的婚姻中,她卑微、孤獨地度過了無性無愛的四十多個漫長的歲月。

1947年6月,朱安孤獨地去世了,身邊沒有一個人。

她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包辦婚姻的犧牲品。她的悲劇在於多年來的封建禮教的灌輸,讓她沒有獨自生存的意識和能力,更沒有反抗命運的意識和能力,離開了丈夫,她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一切。

04、痛苦對雙方都是重創

有人說魯迅對朱安太殘忍,但在看過很多資料以後,我對魯迅先生充滿了同情。

痛苦的不只是朱安,魯迅多次對友人說:「她是我母親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這是母親送給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負有一種贍養的義務,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魯迅是知識分子,留學過日本,接受過先進思想的教育,又是個行動上、思想上的急先鋒,對於封建包辦婚姻,從一開始就極其抵觸,想要抗爭。

同時他心目中的妻子,應該是和他一樣,有共同的思想,兩人舉案齊眉,並肩前行,朱安顯然達不到他的要求。

只是魯迅是一名孝子,不願意忤逆母親的意思,只能勉強順從。

魯迅不喜歡朱安,但也做好了犧牲一生的準備,他在《隨感錄四十》中說:「在女性一方面,本來也沒有罪,現在是做了舊習慣的犧牲。我們既然自覺著人類的道德,又不能責備異性,也只好陪著做一世犧牲,完結了四千年的舊帳。」

就這樣,魯迅並沒有拋棄朱安,他知道,朱安本人是無辜的,他厭惡的是封建包辦婚姻,他要抗爭的是封建制度,對於一個生長於封建禮教家庭、從小接受三從四德、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弱女子,把她休了幾乎可以要了她的命。

所以,魯迅生前一直信守諾言,一直寄錢回家,供奉贍養朱安的義務,但僅僅出於義務。

如果朱安遇到的不是魯迅,而是一個和她一樣甘願接受封建包辦婚姻制度的男人,她的結局也許大不相同。

以現在的觀點來看,朱安是可以選擇離開的,但是在當時,思想、經濟都不能獨立的她,是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

她的一生,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她猶如一隻被封建禮教控制的提線木偶,實在悲哀。

封建禮教、三從四德,束縛著千千萬萬的中國婦女,讓她們變得愚昧,讓她們沒有獨自生存的意識和能力,更沒有反抗命運的意識和能力,朱安只是其中一個典型。

而對於接受了新思想教育的男性,同樣是一種束縛,他們急於打破這種制度,女性則成了他們鬥爭的犧牲品。

05、女人的命運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突然想到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她的前半生和朱安何其相似,同樣是包辦婚姻,思想進步的詩人丈夫徐志摩從一開始就瞧不起她,在異國他鄉被丈夫拋棄、幼子早夭。

但張幼儀在離開徐志摩之後,沒有匍匐於命運的腳下,她選擇了堅強,逆境中尋求改變,靠自己的堅強和獨立,重新鑄造未來:回國教德語、出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兼任雲裳時裝公司總經理,將自己的後半生活出了自我,活出了精彩。

相同的遭遇,不同的結局,讓人不由得感慨,其實困擾自己的不是別人,往往是自己,因為不獨立,所以沒有能力去改變。

朱安一生都沒有意識到她的悲劇所在,所以她一直不敢離開魯迅,她一直覺得嫁給了一個男人,這一生就應該依附在這個男人身上和他的家庭中,哪怕是無愛無性的喪偶式的婚姻。

也許,當初,按照魯迅的要求,稍微的改變一下自己,在思想上可以稍微靠近一點魯迅;或者,在婚後漫長的幾十年時光里,也嘗試做一些改變,能夠與魯迅平等交流,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呢?

一個女人沒有文化沒有知識,沒有獨立的思想,不能和自己丈夫站在同一個高度,那麼永遠只能仰望他,男人只能低頭與你對話。當他在低頭看你的時候,你的地位就已經一錢不值了。

作為女人,一定要記住:先做好自己,懂得獨立的重要性,起碼要有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才不會畏懼生活的任何變故。

via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