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父子關係!他帶叛逆兒「房車旅行54天」 旅途「花費7萬」良苦用心:與兒子成為好友

  • 2023-03-20 11:52

1

2020年12月13日,40歲的父親徐雲峰,開著一輛拖掛式房車,帶著14歲的兒子徐子程開始了國內之旅。

就在出發的前兩天,徐雲峰買了兩份「人身意外險」:

「開著這種拖掛式房車,走幾千里路,誰也無法預料會發生什麼」。

他們歷時54天,全程9600公里,途經西安、洛陽等古城,最後抵達了雲南程海。

徐雲峰說:「但凡有一點辦法,我都不會冒這麼大的風險」。

2

徐雲峰來自遼寧丹東東港市,他是一名攝影師,在當地經營著一家攝影工作室。

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徐子程14歲,上國中二年級,小兒子只有三歲。

在開始房車之旅之前,大兒子徐子程性格頑劣、撒謊成性,這些毛病都讓徐雲峰忍無可忍。

徐子程撒謊的理由有很多,比如一檢查作業就肚子疼,考試69分改稱89分。

疫情期間上網課徐雲峰專門給他配了個手機,兩人說好了僅用於學習,但徐子程經常偷著玩遊戲,每次問他還死不承認。

而過去14年裡,徐雲峰的父親角色也被兒子貼上了「暴力」和「缺位」的爛標籤。

父子兩人的關係非常微妙,類似的衝突每天都在發生。每當徐雲峰教育徐子程時,他都會逃到姥姥家「避難」。

後來讓徐雲峰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是徐子程的價值觀。

自從進入到叛逆期,徐子程的攀比心日日加重,「3000塊錢(約新台幣1.3萬)一雙的AJ」就是他的夢想。

作為一名攝影師,圈子裡經常提到「房車旅行」的話題,徐雲峰思考了一段時日後,決定脫離家庭成員的乾擾,帶兒子來一場單獨的旅行。

目的只有一個:改正兒子的價值觀,來一場父子之間和解。

他原本計劃著9月份出發,但當他提出這一想法時,卻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徐子程也不想跟不苟言笑的父親單獨相處。

孩子的奶奶責怪他沒有耐心,沒過幾天就把孫子帶走了,然而暑假還沒過去,她又把徐子程送回了家。

奶奶說她管不了,於是徐子程又被送去了姥姥家。

9月份的天氣依然很燥熱,姥姥忍著熱氣做了一桌子飯菜,坐在一旁玩手機的徐子程不管姥姥喊幾遍都不肯吃。

一氣之下,姥姥奪過他的手機摔到了地上。

從那之後徐子程一天比一天叛逆,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同意讓徐雲峰試一試「房車之旅」。

為了讓兒子遠離繁華,他設計了一條旅行路線,避開了東南沿海城市。

他打算從遼寧丹東出發,順著濟南、洛陽、西安,沿著中原一路南下,最終抵達雲南程海。

「程海」跟兒子的名字有關,意味著「前程似海」。

計劃敲定後,他放下手中的工作,給兒子請了假,買了輛5萬塊錢的二手低配房車,裝了取暖器和熱水器,還備了30多盒自熱米飯和2箱速食麵。

2020年12月13日中午,父子倆出發了。

「其實出發時我心裡也沒底,提前兩天買了兩份意外險,誰也不知道這趟旅行會發生什麼」。

此前一天,遼寧剛下過雪,路面結了層冰。他們行駛在高速公路上,被大貨車「裹挾」著前行。

徐雲峰緊緊攥著方向盤,二十多年駕齡的老司機,第一次感到了恐懼。

歷時54天的旅行,也隨著他緊張的情緒拉開了帷幕......

3

出發的第6天,父子倆就爆發了一次劇烈的爭吵,險些讓徐雲峰終止這場旅行。

徐子程有一雙高幫白球鞋,一大早他就穿在了腳上,徐雲峰伸手一摸,潮濕的水汽瞬間通過指尖滲進了毛孔。

「已經乾透了」徐子程推開了父親的手,徐雲峰一氣之下打了徐子程的肩膀:「你還說瞎話」!

父子倆誰也不讓誰,吵完了開始冷戰,但出門在外,只能彼此依靠。

在這8平米大的地方,徐子程沒法逃離到別處,狹小的空間充滿著「被迫性」,拉近了他們之間的物理距離。

兩人面對面坐在車頭的吧台,「冷靜下來後我們聊了聊,他也明白了我的用心,畢竟沒有哪個父親願意讓兒子在大冬天穿一雙濕鞋」。

像這樣的「和諧場面」,在家裡很少發生,徐雲峰一般會抄起一根皮帶,打到兒子認錯為止。

他知道,兒子最怕的就是他。

他們是一個典型的「四二一陣型」的家庭:即4個老人,一對父母和一個孩子。

俗話說隔代親,徐子程從小就生活在四個老人的溺愛中,在他們眼裡打孩子是絕對不允許的,妻子又是個慢性子,家裡的一切都由徐雲峰說了算。

徐子程三四歲的時候,為了維持生計,徐雲峰去了大連工作。

妻子在本地開了家服裝店,平日里早九晚九,孩子的爺爺奶奶還生活在外地,孩子沒人看,就送去了姥姥姥爺家。

教育觀念的隔代矛盾,從那時起便顯露出來。

徐子程不小心摔倒,姥姥邊打地面邊哄著:「石頭壞,咱打它」!吃飯時姥姥也會親自送到嘴邊,徐子程在前面跑,她在後面追。

徐雲峰得知後,拎著兒子的衣領拽進了卧室,他想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兒子,結果老人不樂意了:「別罵孩子,他還小」!

徐雲峰找妻子從中調解,可妻子就像透明人一樣,忙得顧不上:「他們給咱看孩子也不容易,多包容一下吧」。

其實她也嘗試過跟徐子程的姥姥溝通,每次老人一說「你們自己看孩子吧」,話題就終止了。

徐子程7歲時,徐雲峰接到了妻子的電話:「孩子要上小學了,你回家把手續準備一下」。

徐雲峰這才意識到7年的時間裡,他錯過了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階段。

於是他離開了大連,回到了家鄉,打算做一名全職爸爸。

徐子峰每次按時完成作業,他就獎勵兒子一朵小紅花,攢夠10個可以換一個玩具,那段時間裡,徐子程沒有再嚷嚷著看電視。

但沒有了收入來源後,徐雲峰常常感到焦慮,後來他開了一家攝影工作室,從早上五點忙到深夜。

拍攝、修圖、拉客戶,兒子只能再次交給姥姥照顧。

上次摔了徐子程的手機後,姥姥一直過意不去,老兩口一商量又給孩子買了個新的。

徐子程還是保持了一貫作風,做什麼事都以自己為中心,大人說什麼都不聽。

在徐雲峰妻子的印象中,兒子讀六年級的那年,丈夫和岳母就不怎麼說話了,她跟丈夫之間也從無話不說到了無話可說的地步。

如今徐子程上了中學,他在學校打架鬥毆從不寫作業,回到家坐在桌子前發獃,拒絕跟父母交流。

為了扭轉兒子的種種惡習,徐雲峰想出了三個對策:

第一,想辦法逼迫兒子完成學業。

第二,改變兒子的價值觀,帶他來一場單獨的旅行,即使不能跟兒子和解,即使他沒有改變,也能拍一拍沿途的風景。

第三,放棄關於徐子程的一切。

這次的房車旅行,是他做出的折中選擇,繼「白球鞋風波」後,徐雲峰坐在吧台的另一側跟兒子說:

「18歲成年後我就不管你了,也管不動了,不過在這之前我有義務教育你」。

面對父親久違的溫柔,徐子程點了點頭。

那晚他們在葫蘆島度過了一夜,為了解悶,徐雲峰拿著相機教給了兒子一些最基本的操作。

徐子程一直很喜歡父親的單反,但父親從不讓他碰,突如其來的教學讓他受寵若驚。

第二天一早,他們再次踏上了旅程,此時距離計劃結束還有46天。

4

他們經過山海關、洛陽、西安一路南下。

房車裡有準備好的刀具,但凡能買到食材,徐雲峰都會給兒子做飯,有時也會指導兒子下麵條。

每到一個城市,他們還會去吃當地的特色美食,比如開封的灌湯包、西安的biangbiang麵。

總之在整個旅途中,父子兩人的衣食住行都要自己解決,徐雲峰做飯、徐子程刷碗,徐雲峰帶他去吃特色美食,他就寫一篇日記「回饋」父親。

他們在途中會時刻關注各地的疫情情況,避開一些有風險的地區,有些地方他們沒來得及去,這成了徐雲峰心裡的一個遺憾。

不過令他感到驚喜的,是兒子潛移默化的改變。

他們路過泰山時,徐子程用剛學會的基礎知識,拍下了一張驚艷的日出照。

徐雲峰誇他有天賦,還把那台佳能700d照相機送給了徐子程。

初冬的泰山格外寒冷,徐雲峰決定和兒子來次夜爬。9.30分開始出發,徐子程主動選擇了步行。

在1500米的泰山上,他們暢聊了一路,中途停下來幾次,坐在冰冷的大石頭上講述星座的奇妙之處。

夜色包裹著父子倆的身影,徐子程的臉在手電筒的映射下顯得格外安靜。

徐雲峰很難將眼前的兒子與在家時的樣子作對比,如果時光可以停留,他恨不得立馬按下暫停鍵。

他默默拿出手機,把最近拍的照片和視頻全都上傳到了網路上,誰知他們的故事竟掀起了軒然大波。

有人看到照片里專心拍照的徐子程,留言道:

「兒子很棒,跟他爸一樣優秀」,徐雲峰告訴給了兒子,讓他嘗試著做出更大的改變。

旅途後期,徐雲峰開始教給兒子配音,作品的最後出現了徐子程稚嫩的聲音,獲得了網友的一致好評。

「我感覺兒子的眼睛里有了光」。

旅行接近尾聲時,他們經歷了2次寒潮,由於暖風機供電不足,早晨起來車裡的溫度達到了零下七八度,窗面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門也被凍住了。

徐雲峰拿打火機噴了幾次,才勉強推開了門,他以為兒子會吵著回家去,誰知他堅持要繼續前行。

最終他們抵達了程海,可徐雲峰又差點打了兒子。

5

徐雲峰無意間看到了兒子跟一位女同學的聊天界面,兩人的話題無非是青澀的「男女之情」。

作為一名父親,他無法接受孩子早戀,抬起手來就要打過去。

最後這個巴掌停在了半空中,出來的這段日子,他發現自己已經沒有打罵兒子的習慣了。

「我跟你媽也是國中同學,有什麼事情可以跟爸爸分享」。

徐子程滿臉驚訝:「爸,可能我從來沒真正了解過你」。

他把手搭在了父親的肩膀上,說道:「以後咱倆就是朋友了」。

2021年2月4日,他們的旅行結束了。

「要不是孩子主動要求回來,想回學校讀書,可能我們還在外面漂泊呢」。

值得一提的是,一月中旬他們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後,有人質疑徐雲峰在拿孩子炒作。

他回應道:

「我從未料到我們的故事會引起這麼大的關注,至於是不是炒作,只能說仁者見仁,拿著孩子炒作這種事太沒人性,我不會做」。

有人還評價他們「有錢任性」,不過據許雲峰說,他們只是個普通家庭,房車花5萬元(約22萬新台幣)買的簡陋二手車,旅行54天花費1.6萬(約7萬新台幣)。

「如果我沒把兒子教好,留給他100萬(約443萬新台幣)也會揮霍完,不如花一段時間,帶領他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徐雲峰爆火後,有很多家長都來找他探討「家庭教育」的問題,他給每個人的回復幾乎出奇一致:

「缺位、忙碌、不理解,才是教育的最大敗筆」。

(圖片僅為參考圖片,人物名稱均為化名)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