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未婚未育!目睹母親被病痛折磨「立志行醫」 60年活在病房:生命奉獻給偉大的事業

  • 2022-08-19 15:43

她是中國第一名女院士,一位愛人如己的基督徒,終生未嫁,卻成為了「萬嬰之母」。悠悠八十載,60個春秋都在產房。皇天不負有心人,她一次次的一往直前終究換得世代傳頌。她就是現代婦產科泰斗林巧稚。

圖 | 林巧稚

生下來 活下去

1901年,林巧稚生於廈門鼓浪嶼的一個基督教家庭。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她就被親生母親丟棄在一旁,只因為她是女孩,沒能滿足母親生一個兒子的願望。直到黃昏,父親回到家中發現渾身冰涼的林巧稚,她才得以活下來。

如果不是這位在新加坡接受過現代思想教育的父親林良英,想必林巧稚會喪生於襁褓之中。那箇舊年代便又多了一個悲劇,無端端的一條生命犧牲在殘忍的重男輕女的現實里。

但是林巧稚的母親放棄女兒的做法也是無可奈何。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舊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林巧稚能夠活下來,便是幸運。

在林巧稚5歲的那年,她的母親因患子宮癌病逝,母親被病痛折磨的畫面深深地刻在林巧稚的腦海里。或許就是從那時起,她立志要為天下人減輕病痛。

林巧稚從小就刻苦學習,跟著父親學得了一口流利的英語,七歲上了女子學校。1913年進入鼓浪嶼高等女子師範學校。1919年畢業於廈門女子師範學院並且留校任教。之所以留校,是因為她想要繼續深造,有朝一日成為一名醫生,以一己之力解除病人的疼痛。

因為是女孩,她從一出生就被世俗放棄,幸運的是她擁有一個開明的父親。因為是女性,她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她要為女性發聲,讓女性能夠得到多一些尊重。

圖 | 青年時期的林巧稚

孤勇戰天下

1921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林巧稚與同伴余瓊英一同來到上海,參加北京協和醫院的考試。因為天氣炎熱,在英語考試中,余瓊英中暑暈倒在考場上,林巧稚毫不猶豫地放下手中的筆,顧不上試卷還沒有答完的題目,直接中斷了考試,與另外一位女生將余瓊英抬到陰涼處。一系列的動作,林巧稚僅僅用了10多分鐘。然而,當她重返考場,卻錯過了考試時間,無法繼續答題了。

當時,協和醫院錄取學生是極其嚴格的,在150名全國各地的優秀考生中,只錄取25名。再加上林巧稚的試卷沒有作答完,她便放棄了被協和醫院錄取的念想。

此時的她一定想不到,在一個月之後她能收到協和醫院的錄取通知書。原本沒有作答完的試卷必定是不夠分數的,但是林巧稚在考場中果斷救人的舉動恰恰成為了她的加分項。

考官看中了她獨具優秀醫生必備的品質,她小小年紀便能如此沉著冷靜地處理突發事件,可見她日後定有一番作為。況且,林巧稚還說得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再加上她各科的成績也不錯。於是醫院破格錄取了林巧稚。

圖 | 林巧稚在做實驗

厲害的人往往更加努力,林巧稚就是這樣一個人。因為了解到學校宿舍每天晚上10點半拉閘斷電,等到12點又會重新合上電閘,林巧稚總是10點半先上床休息,過了12點再起床學習。

面對新接觸的物理和化學,她不得不花費更多時間去彌補知識的空缺,過程雖艱難,但是她一旦認準目標,就沒打算過回頭。憑著勤奮和天賦,林巧稚在長達8年的學習中,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並獲得協和醫院最高榮譽的「文海」獎學金,她是獲得此獎的第一位女學生。

以優異成績畢業的林巧稚很快就收到了協和醫院的聘書。聘書中寫道:「茲聘請林巧稚女士,任協和醫院婦產科助理住院醫師。聘任期間凡因結婚、懷孕、生育者,作自動解除聘約論。」

老協和的管理者堅持認為一個女人不可能同時扮演好賢妻良母和職業女性兩種角色,只能二選一。林巧稚深知醫生的工作需求,毅然決然地接下了這張光榮的聘書。為了完成醫生的使命,她下決心獨守一生,終身不嫁,要把生命都奉獻給這偉大的事業。

圖 | 北京協和醫院

一次意外,因為她獨當一面的勇氣,林巧稚再次贏得機會。在1929年的聖誕前夜,醫院的醫生都去放鬆狂歡了。怎料一位中國婦女突然大出血,生命岌岌可危,此時的林巧稚還是一名住院助理醫生,沒有做手術的權力。可是看著病床上躺著的病人在痛苦掙扎著,她心裡不是滋味。情急之下,她決定親自操刀做手術,全然不顧醫院的規定,連自己的前途也來不及多加考慮。

幸運的是,林巧稚成功將學習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轉化成了實踐,這是她的第一場手術。她挽救了那位婦女的生命,也沒有辜負自己的一腔孤勇。手術成功之後,更多人開始關注起這位年輕有為的女醫師。後來,她被提前三個月破格聘用為總住院醫生。常人需要至少5年才能達到的位置,她靠著精湛的醫術,愛人如己的醫德,短短半年就走上了別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路。

不負生命,不負盛名

當然,從一開始,林巧稚就知道這是一條不歸路,無論前方艱難與否,她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慶幸黑暗裡總有些光亮,對於林巧稚而言,她最開心的事就是聽到嬰兒出生后的第一聲啼哭。即使是生日那天,她也堅持守候在產房一線,生怕錯過哪個寶貝來到這世界上的驚喜。

每一個由林巧稚親手接生的孩子,出生證上都會有她的英文簽名「Lin Qiaozhi』s Baby」。每接生一個孩子,就如同她自己生孩子一樣,將一個個幼小的生命安全地帶到人世間來。

林巧稚一生中接生過五萬多的新生兒,其中就包括作家冰心的三個孩子,詩人林徽因的子女,還有將軍傅作義的小兒子。若不是因為高超的醫術,在那個嬰兒夭折率高的年代里,產婆的接生率都比醫生高,她能夠取得人們的信任實屬不易。而林巧稚的職業生涯中,總有絡繹不絕的病人堅持掛她的號,即使是排長隊,也要去她那裡看病。

林巧稚的一片赤誠之心,世人皆知。能夠得到病人的尊重與信任,離不開她持之以恆的信念,她一心只為救助病人,其他的一切,她都可以置之不理。

1941年,因為戰爭,北京協和醫院被迫關閉,所有醫生一夜之間沒了工作。許多醫生都離開北京另討生活了,可是林巧稚拒絕回鄉避難,她要留下來替病人看病。

於是,林巧稚便在北平東堂子衚衕10號開了一個診所,專門為患病的婦女看診。無論是在協和醫院,還是在那小小的診所,她始終堅持一視同仁,只看病,不看人。

如果病人付不起醫藥費,林巧稚便自掏腰包替他們墊付醫藥費。要是遇到不方便下床,無法親自到診所就診的病人,她甚至騎著毛驢到病人家中去,為他們登門診治。一張張工整詳盡的病例單,記錄了林巧稚這難能可貴的醫德,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直到1948年協和醫院恢復工作,整整六年時間,林巧稚在那個小診所里,親手書寫了8887份病歷,一筆一劃,從未敷衍了事,而且是中英對照,讓病人能夠更清晰地了解病情。

圖 | 林巧稚手寫病歷

圖 | 林巧稚手寫病歷

重回醫院任職的林巧稚依然盡心做著醫生的事。為了讓病人不用多花錢,她告訴病人只需掛她的普通號,不用掛專家號。她還時不時地資助病人幾十塊錢,要知道她那時每個月的工資只有200塊錢。就原協和醫院副院長黃人建也讚歎說:「像這樣資助病人的情況在她身上太常見了。」功名利祿對林巧稚來說不過就是塵與土,最重要的莫過於病人的安危。

1949年,戰爭再次危及北平,在兵臨城下的危機時刻,北平城防總司令傅作義的夫人給林巧稚送來了一張傅將軍親筆簽名的機票,有了這張機票,便可以去往世界各地。多少逃亡的人用金條也換不來的機票,卻被林巧稚謝絕了,她只想守著病人,完成她的使命。

戰爭勝利了,慌亂的世間終於能夠平靜地喘息了。在那舉國歡慶的日子,林巧稚收到了開國大典的觀禮邀請函,在當時算得上是無上的榮耀,可林巧稚卻選擇留在醫院。當時她只解釋了一句話:「我是個醫生,去做什麼呢?我的病人更需要我,我需要守護在他們身旁。」在她心裡,病人永遠是第一位。

數十年如一日,林巧稚當初被看重的優良品質沒有被名譽的光芒淹沒,她依然意氣風發。1962年,林巧稚收到了一封求救信,這封信來自一位名叫焦海棠的孕婦。這位孕婦已經懷過四個孩子,卻都不幸早死了,如今,她懷上了第五個孩子。林巧稚深知她渴望做母親的心情,當即接收了這個孕婦。

林巧稚從信中的描述判斷出焦海棠的孩子患的是新生兒黃疸,這在當時國內尚無存活的先例。這一次,她再次選擇了迎難而上,就算是最後失敗告終,從此名聲受損,她也義無反顧地救人。

之後她便著手準備手術,期間組織多次會診,彙集專家意見,制定出詳細的實施方案,再經過多次試驗。終於她做到了,孩子獲得了重生。焦海棠為了感謝林巧稚的「救命之恩」,給孩子,取名「協和」。

圖 | 1981年,林巧稚80歲生日聚會

歷史從來都是腳踏實地去創造的。1959年,林巧稚名副其實地當選首屆中科院唯一的女院士,並被任命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不過,地位與權勢並非是她最終的追求,這不過是對她行醫救人的激勵罷了。

一心為民,卻還是躲不過殘酷現實的扼殺。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造運動將協和醫院「收歸國有」,林巧稚被革除職務,被發配到病房做護工。即便如此,林巧稚對病人的愛依舊如初。

轉眼間,林巧稚在產房裡已經度過了60多個春秋,從上帝手中接過五萬多個嬰兒。長期高負荷的工作耗盡了她的生命。

1983年,林巧稚走了,終年82歲。

林巧稚的一生都在與死神交手,從鬼門關救下了上萬條生命。直到去世前一天,她還接生了6個嬰兒。雖然她終生未有婚戀,卻成為了「萬嬰之母」,每一個由她接生的孩子,都是「林巧稚的孩子」。

有些生命永遠沉默,有些生命萬古流芳。「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場所便是病房,存在的價值就是醫治病人。」這是林巧稚的墓誌銘。如此醫技達煉,醫德純正之人,想必是前無古人,但也總希望後有來者。

文 | 南惜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