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歷經煎熬!她退休後「離異獨居無子女零收入」 直到收到家裡消息「找到了新出路」
因為機緣巧合,一位在我做義工期間幫過最久,如今生活已經逐步走上正軌的一位女士來找我,跟我談她的近況,也討論到了她對未來,像是養老方面的一些具體規劃,她約我在我家附近的咖啡館見面,聊了一些她不夠有把握的問題,我幫她分析,並給了一些建議,我把她的一部分經歷寫成故事,以供大家參考。
示意圖/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我認識她的時候,是在她走投無路選擇一了百了,被發現,救治回來之後,還想一心想不開的時候,當地有很多像她這樣在青年時期,與家鄉的丈夫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離異後,無法在家鄉立足,來到當地尋找生路、無親無故的女性,她們大多思想單純,受教育程度不高,出生在多子女家庭,大部分已經是原生家庭的第二、第三個孩子,因此也得不到原生家庭的重視,或讀個高中、高專,一畢業就在家鄉糊裡糊塗嫁了人。
但她們離開家鄉讀書的時候,又見了一些世面,因此,她們跟與她們匆忙結婚、還沒什麼人生閱歷的丈夫格格不入,這樣懵懂的婚姻,又暫時還沒有什麼經濟能力,因而百事哀的男女,往往在經歷一到兩年,或兩到三年的爭吵打鬧,和幾次意料中、計劃外的懷孕又流產後,必然糾紛矛盾不斷,一般女方會仗著還有年輕這個資本,會斷然選擇與她們還對生活和人生理解不多的丈夫離婚。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在那個年代的小城市、小鄉鎮,她們會因為離異而「風評不雅」,又會因為當地經濟落後,選擇到大城市尋找出路。來到大城市的她們,因為沒有過好的學歷和生存技能,一般都是經同鄉介紹進工廠,或應聘到小公司做文書作業,離鄉背井、乏人指點的她們,希望通過婚姻改變命運,那個時候的她們,還相信感情和婚姻。
但是她們不夠了解比她們經歷複雜、年長、已經在當地沉澱下來,有房並取得當地戶籍的男性的所思所想,但是她們本能地認為,嫁給這類男人,是她們「改命」的機會,然而往往這類有著豐富經歷的男性,有些可能還在婚內但瞞著女方,有些腳踏多條船,有些乾脆就是機會主義者或浪子,他們的思想跟他們的經歷一樣複雜,非常不願被使勁各種手段,成為他們妻子的這類女性「掌控」。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他們心浮氣躁、想法多、慾望多,很難安心與這樣「背景」的妻子關起門來,安安心心過兩個人的小日子、共謀未來,第一次婚姻已經有過數次計劃外懷孕的流產經歷,傷了身體,來到當地打工後,為了立足和追逐通過婚姻「改命」的機會,無親無故背井離鄉的她們,還是吃了一些身體和精神方面的苦頭。
然而她們在當地結婚,缺乏家長親友監督和保護的婚姻,女方自身主意又不是很正派,她們的婚姻之路往往都很坎坷,大部分要麼被背叛,要麼因多次流產造成不孕不育被迫離婚,沒有孩子,又不是彼此初婚的婚姻,到了人生的某個階段,會非常脆弱,畢竟男方到了一定年齡,理解沒有子女的危機,必須尋找可以解決這個危機的辦法,也就是離異再次尋找可以生育的女性,然後使盡手段達到離婚目的。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而有些沒有生育過的女性,性格上沒有被養育子女的過程磨圓,還有些銳氣,不滿被這類丈夫憑白消耗年華,主動選擇放棄一部分財產離婚尋找解脫,
再次經歷離異的這類女性,可不是青年時期離異那個時候的身心狀態了,她們因為身處異鄉,且一直混得不得意,與家鄉的親友聯繫不夠緊密,出嫁的女兒,想與娘家保持比較好的關係,是要用大量金錢維持的。
再一次失去婚姻,經歷了丈夫的背叛,或她們自己主動選擇放棄起初不以為意、但還算是個「保障」的家,獨自面對生活,此時她們的年齡,已經處在絕經期,她們過往長達十數年不稱心的日子,早已經給她們埋下了健康隱患:開始月經不調、長各種肌瘤等,然後,一方面難以適應獨自一個人的生活,她們在過往的不安定生活經歷中,基本沒有習得一手打理家務、照顧自己的能力,或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一方面滿身心被拋棄、欺騙、辜負、背叛的憂憤,使得她們的更年期綜合症會突然鋪天蓋地把她們包圍住,此時雌激素或分泌失衡造成的身心痛苦、斷崖式的衰老,會把缺乏此類常識猝不及防的她們迅速打倒,其實她們離婚後,大部分手裡還是會分得一些財產的,但恰恰是這些財產,反而會再次成為她們經歷新的創傷的基礎,也就是遭遇別有用心之人的盤算。
有些一無所有的人,反而能活下來,求生的慾望會讓她們背水一戰。然而選擇離去的,反而是手裡還有點小錢的,嘗過一些好日子的她們,根本不願承受手裡這點吃不飽,餓不倒的小錢所匹配的日子,我的這位熟人,就是走了這樣一條路,我和另外一位搭檔一起幫助她在另外一位搭檔已經知難而退後,我又陪她聊過很多次。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但那個時候,她的更年期綜合症實在來的太嚴重,這讓她根本不相信自己還有熬過去、康復的一天,因此,她的狀態非常非常糟糕,某次,她跟我說她爸病了,而她母親早年已去世,她兩個哥哥嫂子希望她能回家鄉照顧她父親,可以每家每月給她出八千塊,她跟我說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一個重新與原生家庭融合的機會,至少在親友身邊生活,沒有獨自一個人在異鄉生活得那麼緊繃焦慮,照顧父親也可以轉移對更年期不適的專注程度。
就建議她可以嘗試返鄉,接下照顧父親的責任,加上有了八千塊的收入,等待五十歲領到養老金後,至少生存不是問題了,她回老家後,我們的聯繫不多,只有她在身體非常不舒服的時候跟我傾訴一下,間斷說一些她與家人相處的情況、她父親的恢復情況,前幾天,她回來辦退休手續,約我出來聊聊。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見面後發現不錯,她的氣色已經不是當年回老家前那種灰黃渾濁,而是從皮膚底層透出來了白凈,代謝不好的浮腫也消退了,氣色好了一些、瘦了一些,她說,她在家立了一功,堅持給她爸做廣式營養餐、堅持讓她爸做康復訓練,她爸身體恢復多了,她也因為有事可做、有寄託,跟家人生活在一起,精神比較鬆弛,身體和心情都好多了。
她這次跟我談的,就是包括這個在內的兩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她覺得更年期最難受的時期已經過去了,身體逐漸好起來了,經歷了這麼多曲折坎坷,她已經懂得以後的生活該怎樣規劃了,她問了我幾個問題,考某某證的流程,以及用處。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她還說,在老家找到知根知底的再婚對象,比在當地這個大城市更容易一些,她的身體底子不好,又沒有子女,病了以後的日子著實艱難,她嫂子給她介紹了一個喪偶的鄰居,彼此有好感,她說,她會把她爸照顧好,她這個月辦好退休手續,就又多了一份養老金收入,看病可以辦理異地醫療保險,因此整個人的感受,比以前輕鬆多了。
以前不跟家裡人多聯繫,現在她爸到了用人的時候了,她照顧她爸,解了兩個哥哥嫂子的圍,她們輕鬆高興,她有收入,在親友身邊生活精神放鬆,身體也好一些了,也算是一條出路。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