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黑摔倒在地!49歲男子「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醫生示警:再熱也別做這幾件事

  • 2025-06-02 18:36

「夏季過度勞累,喝酒,運動後吃冷飲,難道這些生活習慣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嗎?」

周揚在炎熱的夏天裡,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忙著收拾家裡院子,由於工作的原因,他早早就放下了曾經喜歡的運動,轉而開始了體力活,清理雜草、修剪樹枝,整整忙了一上午。

中午,他沒有休息,而是和朋友一起喝了酒,談笑風生,時不時還談起自己的一些健康問題,喝完酒後,他感到身體有些沉重,但並沒有放在心上。

下午,他計劃繼續整理家裡的花園,正打算動手時,突然感到頭暈、眼前一黑,摔倒在地,周揚被緊急送往醫院,經搶救無效,最終因腦溢血去世,年僅49歲。

醫生告訴大家,周揚的去世,背後隱藏著一些現代人經常忽視的健康隱患,尤其是在高溫天氣下,某些看似無害的生活習慣,實際上會極大地增加腦溢血的風險,甚至危及生命。

醫生指出,夏季是腦溢血的高發季節,而一些日常的錯誤行為,如過度做體力活、酗酒、亂吃藥以及運動後立即吃冷飲,都是誘發腦溢血的危險因素。

特別是對於那些已經存在心腦血管疾病、血壓波動不穩定、或體力逐漸下降的人群,這些行為更加容易引發意外的發生。

體力活過度,很多人認為只要是天氣熱,做一些家務或者戶外活動就能夠消耗多餘的熱量和脂肪,保持身體健康,過度勞累特別是在酷熱的天氣里,極易引發中暑和心腦血管疾病。

高溫天氣下,人體大量流汗,導致水分和電解質流失,體內的溫度調節能力會受到影響,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身體很容易發生脫水現象,進而影響心血管系統的功能。

體力過度勞累時,心臟需要加倍工作,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臟和腦血管的負擔,而這種負擔,在炎熱的夏季尤為嚴重。

此外,過度做體力活還會導致全身血液循環的不暢,造成一些隱性的損傷。很多人在夏天為了減肥或者鍛煉身體,過度進行大強度體力活動,卻忽略了自身體力的極限。

尤其是50歲左右的人,體力已經逐漸衰退,過度勞累可能會引起肌肉和關節的損傷,長期的勞累甚至還可能加重心臟的負擔,逐漸影響到身體的其他重要器官。

過度做體力活的危險並不僅限於此,另一個潛在的風險是酗酒,周揚去世前的一天,他和朋友聚會時喝了酒。

酒精本身並不是一種適合任何人日常消費的飲品,尤其是對於那些身體狀況不佳或有高血壓、高血脂問題的人群,酗酒是加重病情的主要原因之一。

酒精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短期內能夠讓血壓稍微下降,但這種效應是短暫的,並且酒精消化後會導致血管收縮,進而引起血壓反彈。

長期飲酒,尤其是大醉後,容易使人體的代謝紊亂,肝臟和腎臟的負擔加重,這直接影響到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進一步增加腦溢血的風險。

酗酒還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進血栓的形成,血栓阻塞腦部血管時,極可能導致腦溢血的發生。

更重要的是,酒精還會對大腦產生抑制作用,使人產生錯誤的判斷,影響反應能力,做出一些過度的、不理智的行為,從而增加健康風險。

而與酗酒並列的危險行為是亂吃藥。很多人認為,夏季氣溫高,身體容易出汗,免疫力下降,所以選擇了自行服用一些「保健藥物」或者抗生素等藥物來增強體力、調節身體。

夏天由於高溫和潮濕,很多人容易感到頭暈、乏力,誤以為是缺乏營養或體力透支,自己隨便服用一些藥物,甚至隨便購買一些「滋補」類藥物。

這些做法可能引發肝腎損傷、胃腸不適等問題,甚至加劇已有的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病,導致病情突發。

濫用藥物,尤其是一些具有刺激性、依賴性的藥物,往往會加重身體負擔,並影響藥物的代謝,導致內分泌紊亂,從而增加中風、腦溢血等嚴重病症的發生風險。

除了這些行為,很多人在運動後會立即吃冷飲,以為這樣可以快速降溫,舒緩身體的不適。

然而,運動後的身體處於一個熱量較高的狀態,立即吃冷飲會導致胃腸道血液集中到消化系統,降低了向其他器官供血的能力,尤其是大腦等重要器官,血流量減少就會影響其正常功能,增加腦部疾病發生的幾率。

劇烈運動後,身體需要逐步恢復體溫,過快的冷飲刺激會導致血管驟然收縮,可能誘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頭暈、心律失常、血壓波動等。

夏季運動時,人體需要通過汗液蒸發來散熱,而過多的冷飲會抑制這一過程,造成體溫難以調節,進而導致頭痛、胸悶等癥狀。

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身體的代謝系統和循環系統將受到不良影響,長期下來,增加了腦部血管發生破裂的風險,極易導致腦溢血。

這些不當的生活習慣,在看似輕鬆的日常生活中,可能無形中加重身體的負擔,增加健康隱患。

很多人常常忽視這些細節,等到突發事件發生時才感到悔惱,然而,預防始終比治療更為重要。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腦溢血等嚴重疾病的發生?

高溫天氣下,人體的散熱系統負擔加重,體溫調節功能可能會受到影響,如果此時再進行過度體力活動,身體會進入一個無法及時恢復的狀態,導致心臟、血管的負擔加重。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首先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在高溫時段進行劇烈的體力活動,如果必須工作或做家務,盡量在溫度較低的時段進行,避免中午酷暑時段進行高強度活動。

對於體力勞動者或習慣進行大強度運動的人來說,夏季尤其要注意調整運動量,避免因運動過度導致的身體超負荷。

可以選擇低強度、低衝擊的運動,如散步、瑜伽等,這些運動可以有效促進身體代謝,提高血液循環,同時避免給心臟和腦血管帶來額外的壓力。

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運動後應當先休息一會兒,等身體溫度恢復正常後,再慢慢補充水分,避免過冷的食物。

可以選擇常溫的水或溫熱的飲品,避免讓身體驟然受冷。冷飲雖然在短時間內讓人感到清涼,但它給身體帶來的刺激,尤其是胃腸和血管的影響,卻是長期存在的健康隱患。

當我們看到身邊一些因不良生活習慣而突然發生的悲劇時,才會更加意識到健康的珍貴和脆弱。

保持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減少高風險行為的發生,能夠為自己的身體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延緩病症的進展,甚至避免生命的悲劇。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文章來源:搜狐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