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新房子!我趕緊「把父母接來養老」回報養育恩 不到半年「爸爸卻罵我是蠢兒子」
許多人認為,能讓父母過上好日子,不僅是報恩,也是做人的一種光榮,然而一位從農村走出來的「天之驕子」,目前在一家汽車企業擔任副總,妻子文珊是名婦產科醫生,兩人的女兒是名校的大三學生,日子過的非常幸福,於是決定買了一棟大房子把父母接來住,沒想到父親的一句話,卻讓他感到既冤枉又生氣...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當事人自述:
我叫唐華,目前48歲,是個企業副總,童年來自一個小鄉村,家中兄妹五個,我是家中的老大,下面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因為父母都是種地為生,家裡孩子又多,日子直到後來才好過一點,在溫飽問題得到解決的同時,父母也重視我們兄妹幾個的教育,日子過的再拮据,我們兄妹五個到了上學的年齡都開蒙了,只不過除了我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外,其他幾個也就讀到國中畢業就返鄉了,考大學那年,我被一所明星大學錄取,接到通知書的那一刻,父親激動的一個下午沒去田裡,端著水杯坐在門口非常開心,只要有人路過,他就高興的告訴人家,我被某某大學錄取了!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讀大學那幾年父親從來不苛扣我的生活費,每次臨走前的晚上,他就會把一捆各種顏色、大小不一的鈔票往我包裡塞,嘴裡說著:「出門在外,窮家富路。」雖然我也是20出頭的人了,可每次去車站坐車,都是父親搶著替我揹那隻最重的帆布大包送行,直到檢票後才戀戀不捨的離去,每次望著父親微微有點駝背的高大身軀,和褲腿卷到膝蓋的背影,我淚眼婆娑,彷彿朱自清的那篇《背影》的情景再現。父愛在每個年代都在不斷的上演,而我能做到的就是等自己獨立了,要好好報答!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讀大學期間我刻苦努力,四年後順利完成學業。本來是可以留校繼續深造的,但我還是放棄了,決定回老家發展,那時候我一心就想著早點出來賺錢,從而能幫助到家裡,後來我順利進了一家汽車企業工作,剛開始從事技術研發,後來又調到銷售部,但無論在哪個領域,我都盡職盡責,踏踏實實從基層做起,同時也得到主管的賞識,可能是因為我的純樸和勤奮,很受廠裡師傅們的賞識,有一年端午節因為加班到很晚,主任邀請我跟他一起去他家吃晚餐。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雖然我再三推辭,但最後「恭敬不如從命」,就跟著他去了。也就是在主任家,遇見了後來成為我妻子的文珊。文珊是主任的親侄女,那時候她剛到醫院工作,後來我一直在想,我和文珊不是偶遇,而是主任的用心撮合,在主任夫妻倆的介紹,我和文珊互留了聯繫方式,不知不覺我們談起了戀愛,文珊父親是企業員工,母親是家庭主婦,一輩子沒出來工作過,她還有一個哥哥那時候也剛成家,所以在生活上文珊父母對我們也是愛莫能助。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而我父母更是不容易,在給兩個弟弟蓋好房後,還欠了不少債,那時候我雖然薪資不高,但每年還是要接濟家裡一部分錢,從而減輕父母的負擔,所以我和文珊結婚時是租的房,我父母給我4床棉花被,文珊父母給了她8千四百多錢作為陪嫁,我們住在沒有集體供暖氣的平房裡,夏天只有一台電風扇,冬天只好把櫃子裡的幾床被子全抱出來壓身取暖。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婚後第二年隨著女兒的出生,我們不得不考慮居住環境,大人可以將就,孩子太小不能受凍,所以又進行一次搬家,以每月2500塊租了一套老社區的兩室一廳,有了孩子誰照顧又成了問題,很顯然我母親來不了,那時候大弟的孩子比我女兒還大半歲,總不能撇下侄子過來幫我們看孩子吧?何況家裡還有20多畝責任田,小弟還沒結婚,最後還是岳母過來幫我們度過難關,直到把女兒帶到上幼兒園,她老人家才回去的。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生活上的壓力並沒有把我們壓垮,相反有壓力才會有動力,隨著我和文珊在各自工作上的出色,我們手裡漸漸也有了積蓄,不久在文珊醫院團購房中,我們也買了一套25坪的家屬宿舍,生活也正式上了軌道,之後又買了一套學區房,為了女兒上學方便,我們又搬到那邊住,時光荏苒,轉眼間人到中年,我和文珊在各自事業上有了建樹,我被認命為銷售副總,而文珊也是公司的精英,女兒不負眾望,考大學那年被一所名校錄取。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每次我們一家三口開車回老家,我父母早早就預備好可口的飯菜,弟弟他們好幾家人都圍著我們轉,可以講是眾星捧月般的把我們奉為座上賓,在父母和弟弟妹妹眼裡,我就是成功人士,那一刻我自己也覺得很滿足,因為兩個弟弟家每家都有兩個孩子,雖然現在日子好了,可是壓力太大,他們從孩子上小學開始,就在一分、一分的給他們存學費,甚至是將來的婚房錢和禮金,本來收入就有限,哪有太多精力管父母?
除此以外,因為家庭雞毛蒜皮的瑣事,兩個弟媳還不太和氣,每次我回去,母親就會跟我說家裡的那些矛盾,我聽著也煩,但我能去批評誰?父母到老的幸福不是穿好、吃飽,而是精神層面上的,看兒女們有矛盾,他們總是覺得不開心,所以每次父母跟我說到這些時,我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我要買一所大房,把父母接到身邊,讓他們眼不見心不煩,開開心心到城裡來過日子,安享晚年。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我在心裡暗暗下決心,所以沒事的時候我關心房市,有一天有個顧問給我打電話,正好文珊那天休息在家,她也聽到了我和顧問的談話,等我掛掉電話後,文珊開玩笑著問我道:「唐總,啥時候又『跨界』發展啦?開始研究房地產了?」,我笑著回答說,想再買套房,在高新區那邊,環境好,價格相對來說比市區便宜,而且都是大坪數的三室兩廳兩衛,我去看了樣品了,改天帶她去參觀參觀,文珊疑惑問道:「買那麼大幹什麼?」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我回答道:「父母歲數大了,總不能讓他們永遠住在老家呀,我是長子,你是女兒,早晚都要肩負起贍養父母的重任。」其實我知道,對於這套房岳父母過來住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文珊哥哥很孝順,而且自家有企業,不到萬不得已,岳父母不可能跟著女兒女婿住的。不過都是父母,我總得把話說出來,讓文珊聽了也高興些,文珊是心知肚明的,只不過她不拆穿罷了。我了解文珊的人品,她也是賢惠孝順之人,這麼多年來,哪怕在我們自己經濟捉襟見肘的時候,我也是明裡暗裡幫助過老家,她從來都是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跟我計較。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心動不如行動,兩年前的一個星期天,我帶著文珊去看房了,當即就交了定金,一個禮拜後辦完了房子的全部手續。後來就著手裝潢,因為疫情的緣故,斷斷續續一直在去年夏天才把房裝修好,為了能早點搬進去住,我們又做了通風,接著進行全屋客製化,還有把所有的家電買回去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去年年底我對文珊說,希望早一點把父母接過來照顧,今年清明小長假,我們開車回去特意把父母接過來了。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上車的那一刻,看著村裡左鄰右舍過來送行,我父親興奮的朝他們揮揮手,道:「有空你們去城裡一定給我打電話,唐華家房子大的很,到那了你們都不用住飯店!」看著母親嘴角一直掛著舒心的微笑,和父親驕傲的言語,那一刻我的虛榮心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接下來出現新問題了,一切並不是我想像的那麼單純。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一、生活習慣
父母一輩子生活在農村,他們節省慣了,總想著省錢,所以每次他們上完廁所都不沖,有次我發現後提醒他們,結果母親不好意思的回答說:「小便,想著等會有洗衣服水再沖。」不僅僅這些,還有就是不愛洗澡,大家都知道,老年人不洗澡身上會有老人味,儘管他們經常換衣服,可是不太管用,後來實在沒辦法了,文珊給他們開來了治內分泌的藥,讓他們吃,結果認得幾個字的父親看了說明有些不高興,我們只好作罷。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二、特別好客
因為我和文珊每天忙工作,基本都是早上出去,晚上回來,文珊還經常加班,可能是父母太寂寞的緣故吧!他們經常打電話給市裡生活的親戚,邀請他們來吃飯,其實吃喝方面我一點不計較,就是這幫人來了不是自己來,好幾個都帶著孩子的,有一次有個孩子過來,把我家那個魚缸裡投了好幾塊餅乾,害得我連夜換水,結果還是有好幾條文珊喜歡的熱帶魚就這樣沒了,氣的她好幾天不搭理我。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三、說話不分場合
俗話講:「人老生病,樹老生蟲。」知道自己兒媳婦是大夫,所以父母有身體不適的小毛病,首先要跟文珊彙報,儼然把她當成了家庭醫生,每次文珊都耐心的聽他們說,然後再從醫院開各種藥拿回來,其實接父母來的時候我就考慮到這一點,以後他們免不了會生病,醫院有熟人也好辦事,這也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但父親似乎習慣了,有一段時間他經常便秘,文珊就讓我母親下樓多買些滋潤腸胃的水果和蔬菜,想從食療開始,但效果不是特別明顯。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有天中午我們一家幾口正吃著飯,父親又忍不住說起他便秘的情況,而且他每個細節都描述的很清楚,我當時看文珊皺起眉頭,但父親渾然不知,後來還在母親的提醒下,他才停住,回到臥室後,文珊又不愛搭理我,我知道她生氣了,父親什麼都好,就是有時候比較自我,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旁敲側擊提醒他,有一天趁文珊上班沒在家,我們三個人在吃飯,我就說起一些注意事項。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誰知道我正說著,父親突然咳嗽起來,他清了清嗓子後,就低下頭把一口黏痰吐到餐桌旁邊的垃圾桶裡,我一看正好抓到,這也是文珊好幾次在我面前說過的事,於是我用嚴肅的聲音對父親說:「爸,以後你吐痰就起身走幾步到洗手間去吐,然後用水沖掉,怎麼能往垃圾桶丟呢?唾液之類的揮發細菌最快,你要講究衛生。」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說完以後,我又低聲碎念道:「也難怪你兒媳婦抱怨。」平時這老倆口聽力差,可那天不知道父親耳朵又靈起來了,隨後他瞪著眼朝我吼道:「就你們事多!老子一輩子沒受過這麼大的約束,我看在農村,每天雞糞鴨糞的滿地都是,隨便吐痰,村裡90歲以上的老壽星多的是!」、「一開始以為到你們這來是享福呢?誰知道過的一點都不快樂!每天說話做事還得小心翼翼看你們臉色,你這哪是孝順啊?簡直就是『活受罪』!還不如趁早把我們送回去!」
聽到這,我感覺很冤!本以為自己是個孝順的兒子,可我如今這個樣子就是農村老人嘴裡面的「蠢兒子」!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