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忙帶孫住進兒子家!帶了8年孫「媳婦說連假帶我一起去旅遊」 我開心出發「第2天就識破她的陰謀」

今年國慶連假有4天,兒子和媳婦從9月初起就興奮的商量著,帶孩子自駕遊去國內景點玩,說孩子大了帶他們出去見見世面。

我聽著心裡也暗自高興,兒子一家出去玩,我終於可以有自己的時間了!他們明著計劃,我暗裡盤算,第一天回老家,探望一下親朋好友,聯絡下感情,隔天去老姑家,後天去表姐家......,最後一天回來,我安排的滿滿的。

誰知計劃沒有變化快,中秋節晚上吃完月餅,我正在廚房洗刷碗筷,媳婦進來和我說:「媽,國慶連假帶你去旅遊喔!這麼多年,你照顧兩個孩子辛苦了,這回你也跟著我們一起出去,見見世面,散散心。」

我這個媳婦,我和她一個屋檐下生活快十年了,我太了解她了,那小嘴和蜜一樣甜,可是只說不練的主。聽她這樣說,我急忙和以前一樣說:「我就不去了,你們帶著孩子去玩行了,我一把老骨頭,在家待著挺好"可這次媳婦沒有順水推舟,而是任憑我怎麼推脫,都不同意,非要帶我一起去。

我看媳婦這麼堅決,我有些感動,心想自己小心眼,誤會了媳婦的真心,難得她一片真心實意,不能再不知趣,雖然我不愛出去玩,想好好休息,但也別掃了孩子們的興。于是,我高興地答應了,媳婦看我同意也高興地去了客廳,又和兒子嘀咕商量去了。

雖然莫名其妙地答應了去旅遊,打亂了我自己的計劃,但我仍很開心,兒子媳婦有孝心,出去旅遊帶著我,不枉我這麼多年辛苦的照顧兩個孫子孫女,為他們的付出。

我急急忙忙洗刷完,回到自己房間,把自己珍藏的、不捨得穿的夏天和初秋的漂亮衣服拿出來。以前在社區裡帶孩子們玩,和同樣也是帶孩子的姥姥奶奶們湊一起,聽她們經常炫耀,兒子媳婦帶著出去旅遊,有的還出國玩,並拿出手機給我看她們自拍的照片,這次我也要像她們那樣,出去拍些美美的照片回來,給她們看看。

興奮地收拾了一堆衣服,帽子,圍巾,把壓箱底的珍珠項鏈,玉鐲子也拿了出來,出個遠門,可不能寒酸丟人,得打扮的富貴些,再說拍照片也好看。我收拾了一個旅行箱的衣服。然後我又給孫子孫女收拾了一個旅行箱。

最後是零食,水果,水壺,把家裡能吃的都帶上後,第二天我一大清早我又起來,煮了十幾個雞蛋,蒸了一鍋孩子們愛吃的肉包子,窮家富路,我聽說假期很多塞車在高速路上的,兒子媳婦這麼多年十指不沾陽春水,啥也不管,我這個家裡的老保姆可不能不打算。

我滿懷期待,歡喜的跟著兒子媳婦出去旅遊,我想等我回來後,也有了本錢向朋友炫耀去哪玩過,吃過什麼好吃的。然而事實是我乘興而去,傷心而歸!

我是于珍蘭,今年63歲,一個單身老太太,我兒子媳婦都是公務員,生有一兒一女,大孫子今年7歲,小孫女5歲。我是個鄉下老太太,老伴中年時因為意外去世了。而我自從媳婦生大孫子起,就從鄉下老家,搬到城裡兒子家幫帶孩子,到現在有8年了。

剛來城裡兒子家時,我是真不習慣,媳婦是個嬌小姐性子,啥也不幹,就會動嘴皮子支使人,而且嘴甜,讓你惱不得,生氣不得,不情不願意的把事做了。時間長了,我偶爾也抵抗一下,人家也不和你翻臉,和兒子撒個嬌,哄著兒子,我呀,心疼兒子,沒辦法,結果最後還是我做。

好在我這個人能忍,一忍再忍的過了下來,就盼望著,幫兒子帶大兩個孩子後,我就回老家去,一個人住,自在清靜。而且自從有了小孫女,我明顯的感覺到身體吃不消了,帶兩個孩子太累了,小孫女又太頑皮任性,沒有大孫子好帶,兒子媳婦還有個周末假期的,我是一刻不得閑。

前幾年,孫子孫女小,兒子媳婦自己出去玩,留我在家帶孩子,今年能有機會帶著我出去玩,我心裡對媳婦好感增加了不少。

兒子的SUV後備箱塞得滿滿的,兒子看我拿著兩個大行李,埋怨我帶的太多,媳婦反而張了張嘴沒說什麼。出發後,我和兩個孩子坐在後座,媳婦坐在前座,和兒子說說笑笑的,指點窗外的風景,拿著手機自拍。

兩個孩子一開始還沒鬧騰,走了一會兒後,就坐不住了,孫子要扒著車窗往外看風景,媳婦慣著孩子,就讓兒子給落下窗,嚇得我使勁拽著攔著小孫子。小孫女更不老實,解了安全帶在車裡爬來爬去,兒子媳婦也不管,我是顧著這個忙著那個,就怕孩子有個閃失,媳婦在前面看熱鬧哈哈笑我太緊張。

你說關係孩子的安全,我能不緊張嗎?我都緊張的出了一身大汗。提心弔膽到了服務區,下車溜達溜達,伸伸胳膊腿,上個廁所,結果一下車兩個孩子追逐著到處跑,我又趕緊追孩子們。兒子媳婦先去了廁所,卻好長時間沒回來,我也內急,可又不能丟下兩孩子,正在我急的團團轉的時候,兒子媳婦慢悠悠的回來了,我讓他們看著孩子趕緊跑去了廁所。

我上廁所回來,好不容易把孩子們抓回車裡,車上了高速路,孩子們又嚷嚷著餓,我拿出給孩子們準備的零食,牛奶麵包,兩個又在後座爭著她要吃草莓味,他要吃起司的,牛奶也打撒了,小孫女就開始哭鬧,我只能好聲好氣的哄著小孫子把草莓味的讓給妹妹,這時媳婦坐在前面不滿的說,媽,你就不能每樣多準備點?我說,家裡上次買的就剩這些了,我都拿著了,一大早走,也沒地方買去,媳婦這才不說話了。

是啊,兩個孩子從小到大,每天穿什麼衣服,愛吃什麼零食,媳婦只會嘴上說說,根本沒在意沒管過,都是我負責的,出遠門這麼大的事,臨時通知的我,我哪來的及時間準備。車又行了2個小時,孩子們累了,睡著了,我每隻胳膊攬著一個,盡量讓她們睡的舒服些,雖然自己的腰也疼,我仍堅持著。

聽兒子說去的目的地是太魯閣,回來時再去墾丁、高雄玩,我一個鄉下老太太,也不知道哪是哪?在車裡稀裡糊塗、迷迷糊糊的跟著走。我以為不遠,可誰知走走停停,感覺走了有一天時間。中途又去了幾次服務區,我和孩子們都沒了精神,不愛下車。兒子媳婦他們去服務區吃的飯,回來給我打的包。

我又累又餓,打開看是些烤的香腸之類的,我又沒了食慾,給了兩個孩子,我讓兒子給我拿後備箱裡的雞蛋包子吃,媳婦聽了一臉嫌棄。我覺得還是我做的包子好吃,這不小孫子孫女扔了烤腸過來和我搶著吃。

靠著我自己帶的包子,雞蛋,撐到了目的地,兒子媳婦去辦入住,我和兩個孩子累的癱在沙發上。

終於到了房間,我以為兒子媳婦會帶孩子們睡,結果是兒子媳婦一個房間,我和兩個孩子一個房間。我本來累的想著躺下休息會兒,可兩個孩子進了房間來了精神,一會兒要看電視,一會兒在床上蹭達,一會兒搶遙控器。鬧的我根本沒法休息。沒有辦法,我去敲兒子媳婦的房間,竟然沒有人。

回到房間,我把零食都拿出來給孩子放在床上,又拿出帶的玩具,兩個才安靜了下來。幾個小時後,兒子媳婦回來了,提著一袋打包盒,原來他們竟然出去吃飯了,沒有叫我和孩子

媳婦笑著說:"媽,我們看你和兩個孩子太累了就沒叫你們,給你們帶回來的。」

我看著塑膠盒裡,明顯是他們吃剩的飯菜,紅的辣的,即使有些餓,看著也沒有了食慾。兩個孩子也不愛吃,嚷嚷著要上飯店吃大餐,媳婦哄著孩子說明天帶他們去吃好吃的。結果直到回家,孩子們的願望也沒實現。

晚上讓孩子們鬧得我只睡了幾個小時,第二天一大早媳婦來叫我們起床,說假日人多,早點進風景區,我頭暈腦脹,真不想去,可這麼大老遠來,一個是不甘心,一個是不想掃了孩子們的興緻。

可是接下來的幾天,我真是度日如年,特別想回家,懷念在家的日子,出來旅遊,我沒有放鬆心情,沒有看夠美景,沒有拍美美的照片,甚至我那珍藏的漂亮衣服都沒機會穿上身。而且我也終於明白了,媳婦為什麼帶我出來旅遊,還有出門時她望著我行李箱的欲言又止。

進了風景區,遠遠的看著那山那水,我感到頭不那麼暈了,心情也舒暢起來,怪不得人們都愛出來旅遊,即使人擠人也要出來玩,這美麗的景色真的使人可以忘卻煩惱,身心愉悅啊。

可是馬上我的心情,就不美麗了。我們首先去的是叫九曲洞的地方,這兒真美啊,有山有水有瀑布,我想在這裡好好拍幾張照片,畢竟早上我也是匆忙打扮了的,可是媳婦說了一句,媽,這裡最適合帶小孩子玩,你帶他們在這好好玩哈,就和兒子不見了蹤影。

我雖然覺得這山路也不陡峭,可是我仍然不敢放鬆,時刻盯著兩個孩子,因為兩個孩子看見水玩瘋了,拿著進景區時買的漁網,撒著歡的蹦躂,兒子媳婦又不知跑到哪去玩了,我只能全身心放在兩個孩子身上,沒時間看風景,更別說拍照了。

後來媳婦不知從哪回來,叫我們一起爬山,沿著棧道爬山,媳婦美其名說是磨練孩子意志,鼓勵孫子孫女自己爬山,可是為難的卻是我,我又要照顧孩子們別摔著,遠離危險,又鼓勵累的不行的自己堅持下去,去山頂拍美美的照片。兒子媳婦兩個則玩的不亦樂乎,只是偶爾回頭喊幾句加油。

當驚險的一天終於結束以後,第二天,媳婦和兒子說去玩更驚險的峽谷溯溪,就不帶我們去了,讓我在新下榻的民宿裡陪孩子玩。隨後的幾天裡我都是在帶孩子,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在異鄉帶。此時的我已經沒有剛出來時的好心情,我已經明白媳婦為什麼帶我出來玩了,她說帶我出來見見世面,其實主要是帶孫子孫女見見世面,但孩子們離不開我這個免費保姆,沒有我,兒子媳婦又怎麼毫無顧忌輕鬆地玩呢?

回程時,兒子媳婦又帶我們去的日月潭玩,引不起我任何興緻。媳婦說給我拍照,我也是機械式的攬著孫子孫女一起拍的,已經不在乎自己穿的得不得體,美不美,我的那個行李箱除了拿出幾件必換衣物,我再沒打開過。最後一餐去吃了燒烤,也算是我和孫子孫女出來吃的唯一的大餐了。

回來的一路,我強忍著一身疲憊,認命的盡著我作為保姆的職責,再也沒敢指望兒子媳婦半分。而我也暗暗下了決心,回去以後就和兒子媳婦攤牌,我要回老家去!現在孫子上小學了,孫女上幼兒園中班,兒子媳婦自己接送孩子沒問題,他們倆工作其實都不是很忙,朝九晚五,照顧孩子根本沒問題,這8年只不過為了躲清閑,享受愜意生活,把照顧孩子的責任都推給我。

我作為母親該盡的責任已經盡了,我不能永遠像個保姆一樣為他們而活,毫無保留的付出,卻得不到一點點的尊重。我雖然63歲,是個小老太太,但我也有享受生活的權利,我雖沒有一個人走遍大好河山、看盡天下美景的能力。但我可以回家過好我的田園生活,一畝良田,三分菜園,一畦瓜果,滿園花香,不也是很多城裡人嚮往的嗎?

你們說是不是這麼個理?

來源:toutiao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