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朋友少、沒社交、親情淡薄」 絕對是「3種人」令人羨慕
我認識一個遠房親戚,就是這樣。年輕時,總在親戚朋友間搬弄是非,借錢不還。兄弟姐妹幫他,他覺得理所當然,一旦不幫,他就破口大罵,說人家無情無義。久而久之,大家就都躲著他走了。現在他老了,身邊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子女也只是盡義務,沒什麼感情。他總是跟人抱怨世態炎涼、人心不古,但他從來沒想過,把所有人都推開的,恰恰是他自己。
這種人的孤獨,不是選擇,是必然的結果。就像一塊磁鐵,他釋放出的永遠是相斥的磁場,自然沒有人願意靠近。
Advertisements
第三種人:返璞歸真的「覺人」
這一種人,最是通透。
他們曾經也熱衷於社交,在各種飯局酒桌上推杯換盞,以為多認識幾個人,就是多了幾條路。但走著走著,他們發現,那些所謂的「人脈」,不過是場虛假的繁榮。酒桌上的稱兄道弟,出了門誰也不認識誰。通訊軟體幾千個好友,真出事了,連個肯聽你訴苦的人都找不到。
Advertisements
經歷了一些事,看透了一些人,他們累了,也醒了。他們開始做減法,退掉無意義的群組,刪掉再也不聯繫的「好友」,推掉消耗自己的飯局。他們不再向外尋求認可,而是向內尋找力量。一個人,喝一杯清茶,養一盆花,跑一次步。把時間和精力,用在真正滋養自己的事情上。
這種狀態,不是孤僻,而是清醒。他們不是沒有朋友,而是對「朋友」的定義更高了。一二知己,足矣。他們不是親情淡薄,而是明白親人之間,最好的狀態也是「親而有間」,各自安好,互不消耗。這種孤獨,是一種凈化,是褪去所有浮華之後,回歸本真的自在與安寧。
人活到最後就會明白,外在的熱鬧,終究是鏡花水月。一個人真正的財富,是他最終,活成了自己。
參考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