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一起出遠門!9歲男孩「被親爸後媽塞後車箱」 難忍高溫親媽得知氣炸

一、後備箱里的童年:被「擠走」的孩子

一輛轎車載著7人出行,爸爸、後媽、爺爺奶奶、後媽的孩子和小嬰兒擠滿了座位。而9歲的男孩,只能蜷縮在悶熱黑暗的後備箱里,顛簸數小時。這一幕被曝光後,全網憤怒:「車裡真的容不下一個孩子嗎?還是心裡容不下?」

Advertisements

更殘忍的是,這僅僅是孩子苦難的冰山一角。親媽奪回撫養權前,孩子長期被精神虐待:被逼著罵親生母親、被灌輸「媽媽不要你」、生病時遭故意拖延治療、睡在飄窗上、早餐被扔掉……即便法院判決後,親爸一方仍扣留學籍證件,導致孩子失學數月,書包空蕩地堆在牆角,成了無聲的控訴。

二、再婚家庭的傷,從來不是「人多」

心理學家指出,再婚家庭的孩子受傷,根源往往在於「偏心式冷漠」和「工具化利用」。當父母將精力投入新家庭或婚姻鬥爭時,孩子會敏銳地察覺到自己「被拋棄」。案例中的男孩遭遇的不僅是身體上的虐待——

情感暴力:通過貶低親媽、製造拋棄感,摧毀孩子的安全感; 教育剝奪:扣留證件阻撓上學,直接切斷孩子的未來之路; 區別對待:後備箱與後座的距離,赤裸裸昭示著「誰才是自家人」。

正如法律專家強調:「故意剝奪受教育權與虐待同罪,孩子的生命權與發展權不容侵犯。」


三、大人的戰場,孩子的廢墟

這起事件最令人痛心的是,孩子成了婚姻戰爭的「人質」。父親一方對撫養權的爭奪、對親媽的報復,最終全部轉嫁到一個9歲孩子身上。而這樣的案例並非個例——

有的父母利用孩子傳遞仇恨,逼迫其站隊; 有的將撫養權視為財產爭奪,卻忽視撫養責任; 更有甚者,通過虐待孩子來懲罰另一方……

當大人用孩子作為武器時,最先粉碎的永遠是孩子的尊嚴和未來。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