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坐11小時飛機!30歲女「下機才10分鐘」 「呼吸困難、咳血後去世」原因曝光

一、主動運動防淤血

每小時做3-5分鐘下肢運動:墊腳、雙腿交替伸屈、腳趾抓握等動作,通過小腿肌肉收縮擠壓血管,促進血液循環。

即使卧床休息也可通過勾腳、抬腿等方式活動。

二、科學補水控飲食

夏季出汗多易導致血液黏稠,需少量多次飲用溫水(每小時約200ml),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增加心臟負擔。

禁用高糖飲料、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以防脫水或心率過快。

三、特殊人群需警惕

長期服用避孕藥的女性,因激素影響易致血液高凝狀態,長途出行前應諮詢醫生調整用藥,途中更需頻繁活動下肢。

出行期間若發現單側下肢腫脹、疼痛,需立即就醫排查血栓。

四、穿戴裝備輔助循環

可選擇醫用彈力襪,通過外部壓力促進下肢靜脈迴流,降低血栓風險。

「肺栓塞被稱為『沉默的殺手』,但80%的病例可通過主動預防避免。」彭曉紅主任強調,暑期是血栓性疾病高發期,長途出行者應摒棄「年輕即安全」的僥倖心理,採取簡單有效的預防措施。乘坐交通工具時,應時刻留意自己的下肢,如出現腫脹,需警惕為肺栓塞初期癥狀,及時積極尋求醫療幫助。


來源:sohu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