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如日中天事業!大學教授「返鄉照顧失智父9年」 「我離世界越來越遠」長文告白最後看到哭
台灣人口高齡化,如何妥善照顧長輩,是相當重要且難解的問題,近日一位東華大學研究所的教授寫下一篇《照護父親9年,我離世界越來越遠》的文章,述說他為了照顧失智的老父親,毅然放下工作,一顧就是9年的故事...文章字字發自肺腑,也在網路上瘋傳發酵、引起熱議!
示意圖來源:自學網
Advertisements
據《ETtoday》報導,郭強生原本任職於東華大學,是創作與英美文學研究所的教授,也是業內知名作家,事業一片成功的他,卻在2013年發現父親確診失智,這時他必須在工作與父親間做出選擇...兩年後,他終於做出決定:「我要用自己的人生來置換父親的晚年。」雖然很多人跟他說,送養老院不就好了?但是他覺得人活在世上,只有幾段重要關係,他想用心願陪伴父親,讓這個家畫上最後的句點,做那個把原生家庭維持到最後的人。
圖片來源:中時新聞
Advertisements
郭強生最後選擇留職停薪三年,回到台北照顧父親,這樣一顧就是九年過去,他透露,長期照護的生活是機械的、繁雜的,覺得自己離外界越來越遠,從早上開始,梳洗、吃藥、量血壓、吃早點,散步,去醫院回來,又要吃中飯,吃完中飯又來一遍早上的流程,清潔家裡,然後給他換衣服、洗澡、幫他上廁所,搞到11點就寢,每天都過著這樣的生活...
示意圖來源:Pixabay
Advertisements
郭強生發現,父親一餐飯要吃上兩個鐘頭,大半時間都是閉目打坐,想到才吃一筷子,他經過一段時間才漸漸抓到訣竅,「照顧老人就是要一個『慢』字」。好不容易有空閒,郭強生才會下樓去超商買杯熱咖啡,坐在門口抽根煙,「除此之外,我想不到還有什麼更好的獎勵給自己,外面的世界都有點陌生了。」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但郭強生也藉由長期照護的經驗,窺見衰老的真相,他認為老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一點一點發生的,但整個社會尚未準備好照顧老人到九十多歲、甚至一百歲,要麼強調老人要「樂活」,要麼把老去的過程說得淒涼、恐怖,獨居老人、孤獨死,社會將我們對於衰老的恐懼煽動起來了,也傾向於相信,「老」是一件能夠被錢解決的事,不過真正需要被看見的,其實是看護人才的流失、社會福利支持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