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新房子!我趕緊「把父母接來養老」回報養育恩 不到半年「爸爸卻罵我是蠢兒子」
許多人認為,能讓父母過上好日子,不僅是報恩,也是做人的一種光榮,然而一位從農村走出來的「天之驕子」,目前在一家汽車企業擔任副總,妻子文珊是名婦產科醫生,兩人的女兒是名校的大三學生,日子過的非常幸福,於是決定買了一棟大房子把父母接來住,沒想到父親的一句話,卻讓他感到既冤枉又生氣...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當事人自述:
我叫唐華,目前48歲,是個企業副總,童年來自一個小鄉村,家中兄妹五個,我是家中的老大,下面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因為父母都是種地為生,家裡孩子又多,日子直到後來才好過一點,在溫飽問題得到解決的同時,父母也重視我們兄妹幾個的教育,日子過的再拮据,我們兄妹五個到了上學的年齡都開蒙了,只不過除了我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外,其他幾個也就讀到國中畢業就返鄉了,考大學那年,我被一所明星大學錄取,接到通知書的那一刻,父親激動的一個下午沒去田裡,端著水杯坐在門口非常開心,只要有人路過,他就高興的告訴人家,我被某某大學錄取了!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讀大學那幾年父親從來不苛扣我的生活費,每次臨走前的晚上,他就會把一捆各種顏色、大小不一的鈔票往我包裡塞,嘴裡說著:「出門在外,窮家富路。」雖然我也是20出頭的人了,可每次去車站坐車,都是父親搶著替我揹那隻最重的帆布大包送行,直到檢票後才戀戀不捨的離去,每次望著父親微微有點駝背的高大身軀,和褲腿卷到膝蓋的背影,我淚眼婆娑,彷彿朱自清的那篇《背影》的情景再現。父愛在每個年代都在不斷的上演,而我能做到的就是等自己獨立了,要好好報答!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讀大學期間我刻苦努力,四年後順利完成學業。本來是可以留校繼續深造的,但我還是放棄了,決定回老家發展,那時候我一心就想著早點出來賺錢,從而能幫助到家裡,後來我順利進了一家汽車企業工作,剛開始從事技術研發,後來又調到銷售部,但無論在哪個領域,我都盡職盡責,踏踏實實從基層做起,同時也得到主管的賞識,可能是因為我的純樸和勤奮,很受廠裡師傅們的賞識,有一年端午節因為加班到很晚,主任邀請我跟他一起去他家吃晚餐。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Advertisements
雖然我再三推辭,但最後「恭敬不如從命」,就跟著他去了。也就是在主任家,遇見了後來成為我妻子的文珊。文珊是主任的親侄女,那時候她剛到醫院工作,後來我一直在想,我和文珊不是偶遇,而是主任的用心撮合,在主任夫妻倆的介紹,我和文珊互留了聯繫方式,不知不覺我們談起了戀愛,文珊父親是企業員工,母親是家庭主婦,一輩子沒出來工作過,她還有一個哥哥那時候也剛成家,所以在生活上文珊父母對我們也是愛莫能助。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而我父母更是不容易,在給兩個弟弟蓋好房後,還欠了不少債,那時候我雖然薪資不高,但每年還是要接濟家裡一部分錢,從而減輕父母的負擔,所以我和文珊結婚時是租的房,我父母給我4床棉花被,文珊父母給了她8千四百多錢作為陪嫁,我們住在沒有集體供暖氣的平房裡,夏天只有一台電風扇,冬天只好把櫃子裡的幾床被子全抱出來壓身取暖。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Advertisements
婚後第二年隨著女兒的出生,我們不得不考慮居住環境,大人可以將就,孩子太小不能受凍,所以又進行一次搬家,以每月2500塊租了一套老社區的兩室一廳,有了孩子誰照顧又成了問題,很顯然我母親來不了,那時候大弟的孩子比我女兒還大半歲,總不能撇下侄子過來幫我們看孩子吧?何況家裡還有20多畝責任田,小弟還沒結婚,最後還是岳母過來幫我們度過難關,直到把女兒帶到上幼兒園,她老人家才回去的。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生活上的壓力並沒有把我們壓垮,相反有壓力才會有動力,隨著我和文珊在各自工作上的出色,我們手裡漸漸也有了積蓄,不久在文珊醫院團購房中,我們也買了一套25坪的家屬宿舍,生活也正式上了軌道,之後又買了一套學區房,為了女兒上學方便,我們又搬到那邊住,時光荏苒,轉眼間人到中年,我和文珊在各自事業上有了建樹,我被認命為銷售副總,而文珊也是公司的精英,女兒不負眾望,考大學那年被一所名校錄取。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每次我們一家三口開車回老家,我父母早早就預備好可口的飯菜,弟弟他們好幾家人都圍著我們轉,可以講是眾星捧月般的把我們奉為座上賓,在父母和弟弟妹妹眼裡,我就是成功人士,那一刻我自己也覺得很滿足,因為兩個弟弟家每家都有兩個孩子,雖然現在日子好了,可是壓力太大,他們從孩子上小學開始,就在一分、一分的給他們存學費,甚至是將來的婚房錢和禮金,本來收入就有限,哪有太多精力管父母?
除此以外,因為家庭雞毛蒜皮的瑣事,兩個弟媳還不太和氣,每次我回去,母親就會跟我說家裡的那些矛盾,我聽著也煩,但我能去批評誰?父母到老的幸福不是穿好、吃飽,而是精神層面上的,看兒女們有矛盾,他們總是覺得不開心,所以每次父母跟我說到這些時,我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我要買一所大房,把父母接到身邊,讓他們眼不見心不煩,開開心心到城裡來過日子,安享晚年。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我在心裡暗暗下決心,所以沒事的時候我關心房市,有一天有個顧問給我打電話,正好文珊那天休息在家,她也聽到了我和顧問的談話,等我掛掉電話後,文珊開玩笑著問我道:「唐總,啥時候又『跨界』發展啦?開始研究房地產了?」,我笑著回答說,想再買套房,在高新區那邊,環境好,價格相對來說比市區便宜,而且都是大坪數的三室兩廳兩衛,我去看了樣品了,改天帶她去參觀參觀,文珊疑惑問道:「買那麼大幹什麼?」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