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皮膚瘙癢、泡沫尿!醫生揭「腎病最早期信號」:是一種常見現象 很多人「只想忍一忍」


病理性泡沫尿

泡沫細密如啤酒沫;不容易消散,持續幾分鐘甚至更久;可能提示尿蛋白異常,需做尿蛋白定量檢查。 哪些人是腎病「高風險人群」?

如果你屬於以下幾類人群,建議定期做腎功能和尿常規檢查:

1. 糖尿病患者

約40%的糖尿病人可能發展為糖尿病腎病;出現蛋白尿後,腎功能可能在幾年內迅速惡化。


Advertisements

2. 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長期未控制,易導致腎小動脈硬化,引發腎病;高血壓+尿蛋白,是嚴重信號。


3. 有腎病家族史

如直系親屬患慢性腎炎、IGA腎病、遺傳性腎病等。


Advertisements

4. 頻繁服藥者

如長期服用止痛藥、抗生素、草藥、保健品等,對腎臟都有一定「毒性」。

5. 年齡 > 60 歲、有高尿酸或肥胖

腎功能會隨年齡自然下降,若再疊加代謝問題,更需關注。 如何篩查腎病?查什麼最靠譜?

最基礎的篩查項目包括:

項目

說明

尿常規

檢查尿蛋白、尿潛血,是早期發現腎病最實用的工具

尿微量白蛋白

用於早期檢測糖尿病腎病

血肌酐

用來評估腎小球濾過功能,數值升高提示腎功能下降

尿素氮(BUN)

與血肌酐聯合評估腎功能

eGFR(估算腎小球濾過率)

用於分期腎功能情況

建議頻次:

高危人群每6~12個月查一次一般人群每年體檢查一次尿常規即可 腎病患者日常注意事項:吃、喝、動、休,缺一不可


Advertisements

飲食建議:

控鹽:每天不超過5g(約1個啤酒瓶蓋)低蛋白:根據病情調整蛋白攝入量(由醫生指導)多蔬果,少加工食物控制血糖、血壓、尿酸

喝水建議:

保證每日適量飲水(約1500~2000ml),促進代謝有嚴重水腫或心衰的患者要遵醫囑限水


Advertisements

作息規律,避免熬夜

熬夜會加重腎臟負擔,腎臟需要「休息」的時間與全身協調運作。

謹慎用藥

不濫用止痛藥、感冒藥、抗生素、保健品;服藥前請諮詢醫生,尤其是腎功能不佳者。 寫在最後:從「夜尿」看見「腎」,別讓沉默變成遺憾

腎病不是「老年病」,不是「晚期病」,而是一個可以早發現、早管理、早改善的疾病。

只是,它不吵不鬧,在早期用一些「小信號」來敲門,比如夜裡你多次上廁所,卻沒引起你的注意。


所以,下次如果你發現自己:

夜尿變多,超過兩次;經常乏力、眼瞼浮腫;尿液泡沫多、顏色異常;有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等基礎疾病;

請別「忍一忍」,也別「等等看」。

早做一個尿常規、腎功能檢查,或許就能幫你守住健康底線。

因為腎病最怕的,從來不是重,而是「拖」。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