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的老人家!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 而是進入「2種半衰期」

在化學裡,有一種現象叫「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衰變,有半數發生了衰變需要的時間,就是半衰期,其實人也一樣,很多人退休之後,進入了半衰狀態,生活很好,社會很正能量,但是退休老人覺得很痛苦,總以為自己被社會淘汰出局了,親戚朋友,甚至是兒女都不關心自己,原來退休老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進入以下幾種狀態...

示意圖/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第一,進入知識半衰期,和社會格格不入。

很喜歡一句話:「如果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情,永遠都不去做,你就永遠都不會進步。」,退休了,反著不要混職場了,不管什麼知識,能學就學,不學就算了,習慣性認為,學了也沒有什麼用。時代在日新月異地發展,知識的更替真的很快,若是習慣性吃經驗的老本,那就只能悄無聲息地被時代淘汰,有一個新聞,就顯現了老人和社會脫節的問題。


黑龍江一位六十七歲的謝爺爺,進入超市,拿著一串葡萄,準備結帳,收銀員告訴爺爺,現金不收,只能網路支付,爺爺一怒之下,拿著葡萄,往外衝,保全順勢就攔住了爺爺,最後在保全的協助下,爺爺才順利用現金結帳,一場買賣,產生了誤會,也消耗了老半天時間,隨著網路的興起,超市也越來越智慧化,選購、結帳的管道也分成了好幾種,老人家不明白,就走進了智慧結算通道,因此排隊很久,也辦不成事,一些售貨機若是不會用,看著裡面的東西,也是乾著急。

Advertisements


同樣,出行時的智慧化設備,讓老人家在旅遊的過程中非常難受,本來是要看風景的,卻卡在了風景區門口,或者搭車的半路上,出現了「不知所措」的問題,更可怕的是,現在學習的管道很多,但是內容五花八門,很容易讓人陷入到「低層次學習的狀態」,比方說:看無聊的戲劇,聽胡扯的課程,

即便社會一直在呼籲,等一等老人,但社會是不會停止進步的,太多的方面,等不及。

示意圖/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第二,進入精神半衰期,帶著戾氣生活。

有人這樣想:「我老,我有道理;我老,你就得讓著我。」,帶著倚老賣老的想法去生活,走到哪裡都不愉快,畢竟,人家讓你是情分,不讓是本分。比方說,在公車上,老人遇到不讓座的年輕人,就開始咆哮起來,就算吵贏了,老人一整天都不開心。捫心自問,有多少退休老人,真正做出了巨大貢獻?退休本身,是因為社會在變好,養老的條件在逐步完善,需要感恩才對。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Advertisements


除了倚老賣老的精神內耗,還有生活習慣的內耗,看過一位老鄰居,每天都喝昨天剩下的開水,因為他不捨得倒掉;昨天的飯菜,就算有些變壞了,也是要吃掉,壞的食物吃多了,總有那麼一兩次,身體承受不了,因此耗費的藥費,都是半個月的生活費,把節省的錢,和醫藥費對比,就知道老人根本就沒有節省,反而降低了生活質量,到底要不要改變生活習慣,老人想了很久,也嘗試過,但是後來還是回到了原有的習慣,因此,猶豫不決的內耗,也來了。


俗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對於家庭的發展,老人也是不會滿意的,兒女有工作了、結婚了,可是工作不太好,兒媳有些刁難人,孫字輩的課業,總是有些差勁,覺得未來沒有什麼希望,老人家的兄弟姐妹也有矛盾,話不投機半句多,一些親戚,慢慢走散了,開始嫌棄老人了,每天就是二十多個小時,難受的時間多了,幸福的時候就少了;家庭的吵鬧多了,和睦就少了。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