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伴生兩子!家境不好被鄰居笑「兒子娶不到老婆」 我因當年善舉「家裡多了個貴人」現況太幸福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春英當然沒有那麼順利得到父母的贊成,甚至她母親惡狠狠的對她說:「你要執意嫁給那個鄭大昆,我們也不再阻攔你了,往後就是要飯,也不許你到娘家村來!就當沒你這個女兒!」即使這樣,春英也衝破重重阻力,最終跟我結了婚,因為她一家人都不同意,也沒有任何陪嫁,春英就提了一個針線籃,在沒有祝福的情況下,自己走到我們家的,從此跟我風雨同舟幾十年。


春英嫁過來的時候,弟弟大山正在讀國三,眼看就要參加考試的時候,父親偏偏這個時候摔了一跤,被連夜送到醫院,當時交住院費就要400多塊錢押金,我和春英搜遍全身,才湊了200多塊錢,為了給父親治腿,實在走投無路,我和春雲回來把糧食全賣了,就這樣父親在醫院住了半個月,打著石膏回來調養,而弟弟大山的中考成績也在這個時候出來了,他居然考出高分被好學校錄取了。

Advertisements


大山捧著錄取通知書,自己悄悄的躲到房裡去了,連晚飯都沒出來吃,我知道,弟弟這是在為自己的前途擔憂,家裡根本拿不出一毛錢讓他去上學,而我也一籌莫展,一毛錢也能難倒英雄好漢,入夜,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睡不著,我從內心裡希望弟弟能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從而跳出「農門」。知夫莫如妻。看我憂心忡忡的樣子,春英輕聲的對我說:「弟弟成績這麼好,我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他上學!」聽到春英這麼支持,我瞬間心情放鬆了,於是我堅定地對春英說:「有你這句話,我一定想辦法把弟弟的學費錢湊出來!」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我們村除了一個磚瓦廠,沒有什麼鄉鎮企業,正好那段時間磚瓦廠讓外地一個私人老闆承包了下來,聽說正在招人,於是我就去報名做搬運工。搬運工除了體力,還得要意志力,因為堅硬如鐵的磚不但要自己往車上裝,還得自己卸,然後運到溫度高達5、60度的窯洞碼好才算完工,多做多得,為了在短時間內賺錢,我就跟春英打聲招呼,正式到窯廠搬磚去了。


晚上回來看到我渾身濕透,手被磚磨得都是傷,春英流淚了,她告訴我,等田裡的事做完就去幫我,本來父母身邊也離不開人,所以我去窯廠工作的事也沒跟弟弟說,只是囑咐他在家溫習功課,把父母照顧好就行,但弟弟也是非常聰明的孩子,他表面上不動聲色,其實早猜出來我是在磚瓦廠工作,就在我冒著烈日,揮汗如雨像頭老黃牛拉著沉重的板車時,突然感覺輕鬆了不少。

Advertisements


等我轉身一看,只見弟弟戴著草帽,咧著嘴朝我憨憨的笑著,那一刻我也會心的嘴角上揚,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沒等到新學期開始,我把弟弟的學費已經攢夠了,而且綽綽有餘,弟弟在我們全家人充滿希望的目光下,揹著書包踏上了求學之路。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我和春英婚後第二年,兒子鄭興出生,又過了兩年,二兒子鄭闖出生,雖然人丁很興旺,但當接生婆告訴春英又是一個「小光頭」時,她卻坐在床上流淚,春英覺得窮家庭生兒子太多,往後負擔重,但我卻看到了家庭希望的曙光:弟弟大山高中畢業後,順利的被一所重點大學錄取,為了供弟弟上大學,我和春英除了種十多畝地,還承包了一口魚塘,兩個孩子交給老弱病殘的父母照顧,為了給我們減輕壓力,雙目失明的母親竟然也能在家幫我們做飯炒菜,而且飯菜相當可口。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Advertisements


這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那時候每一個人都在拼盡全力,但那幾年農產品價格低,水電費和農業稅卻很高,面對一家老老小小的需要照顧,我和春英也沒辦法外出打工,每年光父母的醫藥費,都要佔家庭的1/3開支,經濟捉襟見肘,在別的家開始蓋二層小樓時,我們家還住在低矮的四間瓦房裡。有一天我從地裡挑著一擔木柴往家走,因為戴著草帽,別人沒看出來我是誰。


這時,大老遠我就聽到有個嗓音尖溜溜的說道:「聽說大昆爸又去住院了?」另一人喊道:「一個藥罐子,一個眼瞎,雖然有個考出去的,今後會回來幫他們?別看大昆養兩個兒子,到時候娶老婆都有問題!」說完一群人哈哈大笑,聽到這兒,我悄悄的繞道走了,真是人窮被人欺。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我父親是在68歲那年走的,用我母親的話說:「如果不是你和春英孝順,我和你爸墳頭上的草早就長多深了!」每次母親說到這,眼角不住的流著淚水,但每次春英都笑著安慰道:「孝順父母本來就是應該的,沒有你和爸,哪有我們如今熱熱鬧的一家人?往後我們家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的。」正如春英說的那樣,我們家的日子確實一天比一天好:弟弟大山大學畢業後被留校任教,因為勤奮聰穎,深得他導師的器重,後來還成了導師的乘龍快婿。


大山遇到生命中的「伯樂」,在自己的研發領域裡又嶄露頭角,沒幾年就成為教授,成了學術界帶頭先鋒,可以說是事業家庭雙豐收。雖然我和春英一直在農村守著土地和父母,但我們的兒子鄭興和鄭闖學習也很優秀,兄弟倆先後都考上了大學,一個農村家庭,如果靠種地培養兩個大學生,實在是不容易,再加上後來還要結婚,這都是需要花錢的。

Advertisements


望著兩個好學上進的侄兒,弟弟大山對我和春英說道:「兩個孩子的學費錢你們不用操心,我負責。」我瞬間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妻子春英想說什麼,被弟弟打斷了,弟弟飽含深情的對春英道:「嫂子,你啥也別說了,我這是在反哺你們對我的恩情,我們這個家如果沒有你幫著哥哥支撐著,早就四分五裂了!」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就這樣,我的兩個兒子上大學期間,都是弟弟兩口幫忙,在他們大學畢業後,弟弟大山又給他們規劃出路,用弟弟的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今後走向社會,完全取決於你們自己的真才實學和個人能力。」當然兩個兒子也不負眾望,如今,老大鄭興在成家立業,老二在一家大型汽車企業擔任銷售副總,都開始拿高年薪了。


而我和春英始終沒離開母親,一直陪伴左右,直到前年她老人家86歲壽終正寢,母親走後我和春英一段時間心裡空蕩蕩的,就在清明節弟弟一家回來掃墓時,一說起母親,春英還一個勁的流眼淚,弟媳曼玲拉著春英的手安慰道:「嫂子,你也別難過了,你對父母做的很好,問心無愧,你是孩子們學習的楷模。」弟媳說到這,弟弟大山接過話道:「『長兄如父,長嫂如母』,雖然父母不在了,但這個家只要你和大哥在,我們永遠都有歸屬感!」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Stock


現在每逢節假日,弟弟就會開著車回來看望我和他嫂子,如今家裡條件也好了,樓房蓋的就像別墅,每一次的團聚都充滿了歡聲笑語。只管善良就好,做自己的「貴人」,一切美好都在來的路上!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