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20多年!85後入殮師「從不參加婚禮」不跟人握手 告誡:「不能觸摸逝者遺體」再親近也不能動手
抽取腹腔積液、幫死者沐浴更衣、化一個從容的妝,一系列動作完成後,吳津娜對著遺體深鞠一躬,然後叫來了那個可愛的小男孩。
看到變漂亮的媽媽,小男孩眼淚撲簌簌地落下,然而並沒有哭出聲音。緊接著對著吳津娜深鞠一躬說:
Advertisements
「謝謝你們,我媽媽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變瘦,穿上她喜歡的花裙子,謝謝你們幫助我媽媽。」
面對早逝的母親,有禮貌的小男孩,吳津娜的心一次次被刺痛,但始終沒有掉下眼淚。
對她們這個行業來說,落淚是一個極不專業的動作。但這一次,讓她覺得自己的職業是如此地高尚。
抽取身體中的積液雖然屬於「入侵型」,但還好接受。吳津娜第一個接觸的「難以接受」的遺體,是一個小女孩。
小女孩剛上初中,在過馬路的時候被大卡車撞飛,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間。這是一個很優秀的女孩,再過10天,就是她參加劍道比賽的日子,但她卻沒有等到。
Advertisements
小女孩媽媽哭著說「想讓孩子漂漂亮亮地離開」,不想在告別儀式上,讓老師和同學們看到她「肢離破碎」的樣子。
當吳津娜看到那堆「肉泥」時,還是被眼前的景象給嚇到了。已經根本看不出生前的樣子。而要想恢復,需要的不僅是縫合,還要拼骨。
但這個過程不僅要用專業的工具,還會發出巨大聲音,僅僅隔著一層玻璃,家屬們聽到聲響肯定會心中難過。
兩權之下,吳津娜在現場放了小女孩最喜歡的音樂,不僅能告慰亡靈,還能安撫家屬。這次,吳津娜花了8個小時才將女孩的身體修復好,並為女孩換上了美麗的校服。
了解到女孩每天上學前,媽媽都會為她檢查有沒有系好紐扣,便留了最後一顆扣子,讓女孩母親親手為她繫上,送女孩最後一程。
在工作的9年,她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也在一次次為故人沐浴中,變得更加細緻、親切、溫柔。
Advertisements
對她而言,是冰冷的,但這最後的告別,一定是美感、儀式感,並且包含愛和尊重的。
2013年,吳津娜學成歸國,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團隊,將「故人沐浴」這個行業的溫柔和光輝,灑在自己的國土上。
03、成為「故人沐浴」第一人
因為在中國市場上,「故人沐浴」還是一片空白,但她知道,只要有愛和尊重,她很快就能將這份「體面」傳遞給更多的人。
在團隊培訓中,即便床上躺著的是假人,她也總是耐心和溫柔的。
先輕輕地抱起假人的頭,為它墊上一塊乾淨柔軟的新毛巾,再擦拭肩部和腳底板。
Advertisements
關於為什麼要先擦這兩個部位,也是有說法的。因為人之一生,有「頂天立地」的說法,所以肩膀和腳是最辛苦的,一定要先擦去污垢,讓逝者一身輕鬆地離開。
人離開時,因為肌肉緊張,或者恐懼、遺憾等情緒,常常眉頭緊皺,再加上臉色蒼白,不僅不好上妝,還沒有安詳感。
為此,吳津娜專門做了一款化學面膜,能在15分鐘之內迅速滲透,讓肌膚恢復舒展自然。
為了給逝者清理頭髮上的污垢,她又試了上百種既能柔順,又不脫髮的洗髮水,只為了給逝者最後的體面和尊重。
她嚴格要求團隊里的人,觸碰逝者時一定要戴手套,這不僅是尊重,更是有科學依據的。
Advertisements
人死後,身體里的血液停止流動,肌膚脆弱不堪,有時候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可能會破壞遺體,甚至留下屍斑。
而且人死後,身體表面會產生很多細菌、微生物等,如果不小心感染,對身體的危害也相當大。
就算現在她已經是「故人沐浴第一人」,但她也從來沒有因此降低標準,減少耐心。
在為故人沐浴時,她始終拿著兩條毛巾,為逝者遮擋隱私部位,維護死者的尊嚴。她常對團隊中的人說:遺體比最貴的古董還要寶貴。
從業20多年間,她從不參加婚禮,不跟人握手,告別時不說「再見」。或許孤單,但她帶給更多家庭的,是尊重、溫柔、愛、安慰
結語:
是什麼?
最後的離別,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而實際上,這個「離別」是很多人都不能自主決定告別方式的。
因病離世的老人,形容枯槁,憔悴黯淡;橫遭災禍的人,面容受損,甚至肢體殘缺。這時她/他最想要的,應該就是體面的告別,優雅地謝幕。
吳津娜做的,就是給最後的告別,增加一分美麗,減少一分悲傷。
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