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大不幸!拖垮一個家的不是窮,是家裡有「這3種老人」
有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家裡有老人,能夠照顧孩子,也能做頓飯。
天黑了,老人點亮一盞燈,等待子孫回來。
老人在,家裡就有煙火氣,讓人溫暖。
可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如一寶」,總有一些老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把兒女的家,搞得支離破碎。
晚輩們本想好好經營自己的小家庭,但是老父母頻繁干預、各種束縛,這就麻煩大了。
因而說,拖垮一個家庭的,不是窮,是家有以下三種老人。
Advertisements
一、貪壽的老人,總是自私自利
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當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對於生死就看淡了。
可現實是,有一些老人貪生怕死,還指望自己活一百多年。
各種身體保養、離譜的鍛煉方式、道聽途說的保健品,一擁而上。
陳妙玲是一位醫生,也是一位作家。她在《你的苦痛與我相關》寫一個老太太「宋小花」。
宋小花隔三差五就跑到醫院,還說:「我身體棒棒的,什麼活都能做......老頭子過世了,我不需要任何人照顧我,我住院也不告訴任何人。」
有天,宋小花聽到一個很壞的消息——兒子腦出血住院了,昏迷不醒。
這下,宋小花急了,哭天喊地。
Advertisements
一個家庭裡,兒子病得不行的時候,才去醫院;母親沒病,倒是常常去醫院。這一對比,實在令人五味雜陳。
在農村,有這樣的說法:「老人長壽克子孫。」雖然是帶著迷信的一句話,但也說明一個道理,人老了,就順其自然,走在兒女的前面,算是福氣。
若是兒女走在老人的前面,這對家庭的打擊,是很大的。
人這一生,百年之間而已。秦始皇希望長生不老,也沒有實現,何況是普通人呢?
二、貪權的老人,總是指手畫腳
《增廣賢文》裡說:「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一個家庭再大,也只是一人當家做主。千萬不能一擁而上,誰都不遷就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