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忽略!腎如果有病「晚上睡覺會有3現象」 醫生示警:「發現時通常太晚了...」
大多數人都以為,腎病要靠驗血驗尿才能知道,平時沒感覺、也沒不舒服,就代表腎臟沒問題。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腎臟是個非常安靜的器官,它出問題時,往往不痛不癢,不鬧不叫。
尤其在早期,腎臟功能出現波動並不會帶來特別明顯的白天癥狀,反而更容易藏在一個大家平時不會在意的地方——晚上睡覺。
Advertisements
睡覺這件事,不只是精神狀態的體現,更是身體各大系統協調運作的結果。特別是晚上入睡之後,體內很多器官會進入「清掃」節奏。
心率變慢、呼吸平穩、腎臟開始慢慢濾過一天的廢物和多餘水分,代謝物在沉靜中被清除。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一旦哪個環節失調,身體就會發出一些細微的信號,而腎臟功能異常,往往是最容易通過夜間反應表現出來的。
Advertisements
很多人發現自己最近晚上總是睡不好,不是完全失眠,也不是大病一場,而是一些反覆的小情況:起夜多、容易醒、睡眠淺、腿發緊。
這類情況常被誤認為是年紀大了、天氣熱、心裡煩,其實有時跟腎有關。
腎臟不像心臟那樣突然抽痛,也不像胃那樣一不對勁就不舒服。它的失調,恰恰體現在最不被當回事的細節中。
Advertisements
之前在一位56歲的外企職員例行體檢中,報告上出現了「尿蛋白+」的字樣。他當時並沒放在心上,想著是前幾天太累了,或者是吃鹽吃多了。
可接下來的幾個月,他發現自己晚上睡得越來越不好。
每晚起夜兩三次,每次都感覺膀胱脹得不舒服;半夜還常被腿部輕微抽筋或發麻驚醒,睡眠斷斷續續。他開始嘗試早睡、戒咖啡、少用手機,但這些方法都沒解決根本問題。
醫生詳細詢問後,將這些夜間癥狀與他的腎功能狀態聯繫了起來,並建議進一步檢查腎小球濾過率和電解質。結果顯示,他確實進入了早期腎功能減退階段。
Advertisements
很多人把夜裡起夜當作正常老化,把腿部不適當作缺鈣,卻忽視了這些很可能是腎功能不穩最早的信號。
特別是當睡眠中出現以下三種情況時,更應格外警惕。
Advertisements
第一個是夜尿明顯增多。正常成年人夜間尿量應該較少,白天與夜間的排尿比例大概為3:1,夜裡最多起夜一次還算正常。超過兩次就需要警覺。
腎臟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在夜間減緩排尿節奏,讓身體進入深度恢復狀態。一旦濃縮功能下降,尿液量就無法自動減少。
水分大量排出,反而影響血液濃度、電解質平衡。人雖然排出了水,但身體狀態卻在被拖垮。
Advertisements
第二個是夜間腿部反覆抽筋或肌肉不適。抽筋不一定都是缺鈣。電解質失衡也會引起神經肌肉興奮性異常。特別是鉀、鎂水平的波動,直接由腎臟調節。
一些人白天沒什麼感覺,一到夜裡就腿發脹、發沉,甚至小腿酸脹到睡不著,這其實是腎功能開始出現代謝不穩的信號。電解質一旦亂了,肌肉系統反應最先明顯。
很多慢性腎病的患者,最早就是從這種睡不安穩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