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重男輕女!一位父親「我只有一個女兒」再有錢也不幫她買房 聽完「他的解釋」太有智慧
對於東方人而言,觀念上總會將家庭看得很重,無論是從小接受教育的原生家庭,還是作為大家成年重要標誌的獨立家庭,我們可以這樣說,之所以將人作為一個群體動物來判斷一個重要的依據,就是因為人在大多數時候都是要和家庭緊密聯繫的,在大家成年之前,原生家庭作為幫助大家形成自我意識以及社會意識的幾乎是唯一的單位,自然對人的一生起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家庭這個概念由於是比較抽象的,所以我們往往會藉助一些具體的東西去理解它,所以「房屋」就在這個時候成為了很多人觀念當中「家」的一種具象化表現,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在很多情況下,只有有了房子才能夠幫助你去完善對於家庭的認識。
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房」與「家」:一個概念的不同表現
房屋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理解家庭的一個具體意象,這導致人們在觀念當中產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比如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成家立業」當中的「成家」的理解,就會由原先的「組建家庭」轉換為「擁有房產」,這也使得在一些房價很高的地區,那些暫時沒有能力購買房產的人會開始擔憂自己的未來——在他們看來,沒有能力購買房產似乎就意味著自己還沒有到成家的時候。
於是我們就會發現一個現象:為了讓傳統延續下去,也為了減輕年輕人的負擔,處於婚育年齡左右的年輕人的父輩,逐漸開始幫自己的子女解決房產問題,如今的社會當中,「父母幫子女買房」已經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了,至少在大部分家庭當中是存在的。
Advertisements
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很多父母即便是暫時沒有能力全款買房,也會盡其所能幫子女湊個頭期款,這種關係的變化使得如今的兩代人之間,似乎又增添了新的維繫方式,這使得很多已經為人父母的中老年人認為,如果不給自己的子女考慮買房問題,那麼就是「不稱職」的父母,實際上並非如此,但很多人還是深陷其中,甚至還衍生出了一些新的想法。
圖片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