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博士啃老!父母苦不堪言:不找工作、不出門「享受家人付出」 養孩子要「預防這類型人格」

37歲博士回村啃老,父母苦不堪言:想養廢一個人,只誇他乖就行



今天,想跟你聊聊:「幼稚型人格是怎麼養成的」


Advertisements


37歲博士,回家啃老


「別人家的孩子」李明亮,一直是全村的驕傲。


本科985,之後,又一路讀了碩士、博士。


在李明亮的老家,大學生已經很稀有了。


博士生,更是鳳毛麟角。


他回家時,父親專門擺了宴席,很多人上門祝賀。


大家都覺得李明亮出息了。


可接下來,李明亮的表現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他每天把自己反鎖在房間里,只有吃飯才出來。


家人一開始以為孩子要休息,就沒打擾他。


但這樣的日子,李明亮一過就是兩年。


「不找工作、不出門,理直氣壯地啃老。」


今年,他37歲了。


Advertisements

家裡為了供他上學,一貧如洗:


村裡人都蓋了新房,李明亮家卻還是磚牆泥胚;

父親睡的床,是別人不要了送給他的;

屋頂漏水,父親老得上不了房頂,一直沒有修補;

已婚的妹妹不得不拿錢補貼家裡,老母親還在做小工賺辛苦錢。


父親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一次暈倒在地里,被鄰居抬回家。

李明亮卻不聞不問,「連扶都不扶一下」。


Advertisements


父母心寒透了,可李明亮無動於衷。


吵架急了,他沖父親咆哮:


「你們只知道賺錢,沒有人知道我的苦。」


Advertisements


全家的驕傲,到底怎麼了


後來,在心理諮詢室,李明亮說出了自己的苦惱。


博士期間,同宿舍的同學太吵,他每晚只能睡3—4小時。


他沒有辦法表達,也不知如何處理,時間一長,就抑鬱了。


後來,連學業也無法進行下去,只好肄業回家。


可回家後,依然睡不好。


身體也因此變得很差,什麼都做不了。


同住的人太吵。


只要住過校,大多數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但為什麼,這種瑣事能把李明亮逼到抑鬱呢?


諮詢師認為,很可能是因為李明亮的「幼稚型人格」。


「幼稚型人格」,有4個典型特徵:


以自我為中心,如果不合他的心意,則會激動暴怒

缺乏道德感,義務感,沒有同情心

適應能力差,習慣於讓人照顧自己,不會關心照顧別人

如遇挫折,會自暴自棄,暴怒發狂,甚至傷殘別人或自殺

Advertisements


為了供他上學,家裡負債纍纍,妹妹早早出去打工。


他絲毫不在意,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家人的付出,卻一點不會關心別人。


遇到麻煩,不知道如何跟別人溝通,也找不到辦法解決。


只能一味忍受,直至退學回家。


Advertisements

能讀到博士,智力上,算優秀了。


而生活能力,卻還停留在小學生水平。


為什麼會這樣?


這一切,大概是從那句「只要你學習好,別的什麼都不用操心」開始的。



只重學習,教育失敗的伏筆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其他都可以忽略。


《隱秘的角落》里,朱朝陽就是個學習很好,但基本不跟同學交往的人。


班主任注意到他不合群,旁敲側擊地向他媽媽反映。


但媽媽對老師的反應非常不屑:


「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


在家長眼裡,孩子有沒有朋友不重要,興趣也不重要,成績就是一切。


其他的,長大了自然可以學會。

可是,社交能力、溝通能力等,是一朝一夕就能會的嗎?


這方面的例子,真是數不勝數。


「東方神童」魏永康,13歲考入大學。

Advertisements


上大學前,他媽媽還在喂他吃飯,為了幫他「節省」時間學習。


20歲時,因為自理能力太差,他被校方勸退。


很多從小學習很好的孩子,都是「聽話」、「懂事」的「乖孩子」。


這是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出來的。


但如果一個孩子,真事事都「聽話」,這個「乖孩子」很可能活成一場悲劇。


總是聽別人的,那他自己的人生呢?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自我實現是一個人的終極目標和需求。


而「乖孩子」只是父母實現夢想的「工具」。


一個人如果活不出自己,TA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


這可能也是這些「工具人」,抑鬱、甚至自殺的原因。


他們找不到自己活著的意義。


樊登曾講過一件事:


有一個孩子,考上北大就自殺了,他在遺書中說:「我已經替你們考上了北大,請你們不要再來煩我,不要把我的屍體運回去,我討厭那個地方」。


一個曾經的「乖孩子」說:「『乖』並不是一個誇獎,更是一種馴化。」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