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普通中暑!女子「體溫升高、意識模糊」送醫不治 醫生嘆「發作不到24小時」:錯過黃金時間
近日進入「燒烤模式」,高溫天氣連日不退。不久前,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引發關注:海南一名女子在高溫中暑後,從發病到死亡不足24小時。這不是「太誇張」,而是現實的殘酷。很多人以為中暑就是頭暈、口渴、流汗,其實嚴重中暑能致命,而且死得非常快!
Advertisements
我們總把夏天當「老朋友」,卻忘了它也是「狠角色」。高溫殺人不見血,中暑從不只是小事。
Advertisements
一、從中暑到死亡,可能不到一天
據海南當地媒體指出,該女子當日外出進行勞作,天氣悶熱,濕度高。回家後出現頭痛、乏力、持續高熱,家人以為是普通中暑,採取了物理降溫等措施。但她體溫持續升高,甚至出現意識模糊,緊急送醫後,診斷為重症中暑(熱射病),最終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不治身亡。
醫生表示,這類病例在夏季並不罕見。一旦進入熱射病階段,死亡率高達50%—70%,搶救的「黃金時間」只有4—6小時。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醫學現實。
Advertisements
二、別把「中暑」當小病,它分級很明確
中暑不是一個整體,而是有「級別」的。
根據《職業性中暑的診斷標準》,中暑分為:
先兆中暑:出汗多、口渴、頭暈,但休息後可緩解;
輕度中暑:體溫升高、乏力、噁心;
重度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其中,熱射病是最嚴重形式,表現為體溫高於40℃、意識障礙、抽搐、甚至昏迷。
很多人誤以為中暑就是「熱一下」,但熱射病的本質是體溫調節系統崩潰,體內熱量無法排出,導致器官「煮熟」。哪怕送到ICU,也常常回天乏術。
Advertisements
三、為什麼說「高溫 + 高濕」是致命組合?
在高溫環境下,我們依靠出汗來降溫。但如果空氣濕度太高,汗液無法蒸發,熱量就會在體內堆積。
南方地區夏季濕度長期在80%以上,等於「天然高溫蒸籠」。這時候,哪怕你沒劇烈運動,也可能在短時間內中暑。
尤其是老人、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體溫調節能力本身就弱,更容易中暑。
Advertisements
四、這些信號出現,一秒都不能拖!
中暑的危險在於,症狀發展快,錯過最佳搶救時間,可能就是生死之隔。
一旦出現以下情況,別猶豫,立刻送醫:
體溫超過40℃;
出現意識混亂、語言不清、站立不穩;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肌肉抽搐或昏迷;
停止出汗(體溫高但皮膚乾熱)。
此時千萬別指望物理降溫能解決問題,應該立即撥打救護車就醫。
五、你以為「耐熱」,其實只是身體在硬撐
很多人自信地說:「我不怕熱,從小曬太陽長大的。」但你要知道,人體的核心溫度只能維持在37℃左右,一旦超過41℃,器官功能就開始紊亂。
你所謂的「耐熱」,不過是身體超負荷運轉的假象。等到症狀明顯時,往往已經太晚。
中暑不是意志力問題,是生理極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