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家母住院!我本想買「高級燕窩探病」 「老伴指了指手機」決定帶一袋蘋果


兒媳婦是她親閨女自然不會多說什麼,兒子又是個男人也不會在意,反倒是我在家裡顯得格格不入了,再比如買菜做飯,我是寧肯多花錢買放心菜,也不肯買那些便宜的讓我覺得不放心的菜,結果親家母一點也看不慣我,每次都要說幾句話諷刺我,諷刺我的胃太矯情,諷刺我的錢太多了不會節省,而這些事情每次發生我也只能夠笑著緩解尷尬的氣氛,不想鬧的太僵,那段時間感覺她才是東道主,而我只是去做客的人一樣,雖然沒有鬧什麼矛盾,可是卻也讓我心裡對她積攢了不少意見。

後來的日子裡我們就很少見面的,偶爾只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打個電話問候一聲,隨便嘮幾句就掛了,幾乎不摻雜任何感情,只是為了兒子的婚姻著想。

有時候老伴就勸我,這門親事說到底也就是個表面親戚,只要不鬧出什麼特別大的矛盾,只要不影響孩子們的婚姻就行了,不必過多的糾結,我也表示認可,只不過有些事情明知道不想做,但也得去做,比如前段時間親家母住院的事情。

Advertisements

前段時間親家母來我們這邊看病來了,隨之而來的還有親家公,據兒子所說是親家母的腿不好,摔了一跤之後就一直疼,連走路都走不好,在他們那邊也看過了,結果人家那邊的醫院推薦到我們這裡的醫院做手術,這樣他們才來了,手術也不算什麼危險的手術,風險其實也挺小的,兒子也就讓我們放心,我當時跟老伴在外面旅遊,就沒來得及去看望她,也讓兒子給我們帶去了問候,並且也說了過幾天回去的就會過去看望她,這才了卻了這件事。

只不過去看望她的時候帶什麼成為了難題,我想著帶些牛奶,帶些營養品過去,可是又怕帶過去的東西太寒酸了,思前想後還是看中了一款燕窩,1萬塊錢,畢竟也不算寒酸,所以就決定了下來。


Advertisements

可是當我把我的決定告訴老伴的時候,老伴卻拿出了手機翻出朋友圈,我順著他的意見看過去之後,卻突然大發雷霆,那條朋友圈是親家母發的,第一張照片是她在醫院病床上的照片,看樣子手術已經結束了,也挺順利的,第二張照片則是病房裡的人,裡面有兒媳婦,兒子,親家公,看上去應該是個獨立病房,而文案寫得則是:

虛驚一場,順利出了手術室,感謝我女兒的陪伴,感謝我老伴的照顧,感謝女婿的傾囊相助,這不是女婿,這是親兒子!

我看到了這條朋友圈之後內心十分的不滿,明明是親家母做手術,為什麼還要讓我的兒子掏錢,即便是他的兒子還在上大學,但是起碼他們老兩口還是有存款,有工資的,生個病住個院還要讓我的兒子掏錢,這不是擺明了欺負我兒子么,我越想越氣,扭頭就跟老伴說:

Advertisements

「什麼也不準備了,到時候就帶上一袋蘋果就行了,愛要不要,我是真的受不了他們家,肯定是兒媳婦在中間摻和的,這錢你覺得該咱兒子掏么?我們每天怕兒子過不好,給兒子錢,扭頭他們向兒子要錢,我越想越氣,一定得給兒子講清楚,不能這麼做了,他們老兩口還有收入,還有兒子,不能讓兒子瞎幫忙了。」


Advertisements

我的氣憤讓我迫不及待的就想要趕緊回去,老伴在旁別也是一言不發,我忍不住給兒子打去了電話,質問兒子這場手術花了多少錢,兒子才支支吾吾的說花了25萬多了,我問兒子親家母是不是有醫保,可以報銷,沒必要花這麼多的,兒子才說是住院費用比較貴,選擇更換的也比較貴,所以到現在花得比較多。

聽了兒子的話我也是被氣得無語死了,我又問兒子親家母他們掏錢了嗎,會不會還,兒子也沒說話了,只是大大咧咧的說都是一家人,誰掏錢都一樣。

我氣得罵兒子胳膊肘往外拐,怪兒子拎不清,可是卻也改變不了什麼了,畢竟是自己的兒子,說到底也沒辦法,我也是很後悔,為啥就把兒子養成了這樣,拎不清輕重,分不清主次。

我並不是反對兒子去孝順親家他們,只是我覺得他應該要拎得清一點,什麼時候花錢,花多少錢,這些賬該不該算,怎麼算,這些應該都要說清楚的,而不是稀里糊塗的都給掏了,結果還覺得是一家人,應該那麼做,畢竟親家他們還有自己的親兒子了,以後不管是出錢還是出力肯定是優先照顧他們的兒子,又怎麼會管我的兒子,憤怒的我不管說什麼也不想多花錢了,老伴安慰我心態好點,可是我不知道怎麼才叫心態好,遇到這樣的事情,遇到這樣的親家,我也是十分的無奈。

你們說我該怎麼勸說兒子才能讓他回回頭,懂點事兒,能夠拎得清一點?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