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透明」的國家!男女不注重隱私「睡覺不用關門」:直呼莫忘根源


靠海吃海

薩摩亞的日子看似簡單,謀生的法子卻不少。 島上椰林密布,樹榦能建房,椰肉可榨油,連椰子葉都能編簾子。

如今他們不滿足於賣原料,將椰子油做成有機產品,一瓶能賣出普通產品數倍的價錢。 2024年,僅椰干年產量就達4.2萬噸,在全球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Advertisements

大海是天然的寶庫。 島嶼周邊的海域面積是陸地的40倍,盛產金槍魚,每年能捕撈7000噸,大部分遠銷日本,成為餐桌上的生魚片。

為讓漁獲賣上好價錢,漁民在港口擺攤時,會在木板上標註捕撈的具體海域,連經緯度都寫得明明白白,買家一看便知新鮮度,甘願多付錢。


Advertisements

旅遊業成了重要收入來源。 每年有十幾萬人專程到訪,不為高樓大廈,只為體驗這種「敞亮」生活。

島上的酒店很特別,再高檔的大堂也得敞開一半,漁民能進來喝杯啤酒,孩子可在旁賣花,遊客與當地人混處,像家人般自在。


Advertisements

2025年,薩摩亞與中國達成免簽協議,預計每年能多迎來數萬中國遊客,帶來可觀收入。

曾有十幾萬家公司來此註冊,因手續簡便且稅負較輕,為當地帶來不少收入。

後來為規範管理,當地修改規則,要求公司必須實際運營,如今這筆收入已趨於穩定。


Advertisements

傳統與現代的拉鋸

薩摩亞的故事裡,藏著三千年的風浪。最早,一群人划著獨木舟穿越海洋,在此建起無牆房屋,靠互助求生。

幾百年前,外來船隊發現此地,命名「薩摩亞」(意為「神聖的中心」),卻將土地分割成兩半。


Advertisements

當地人未曾屈服,手持簡易工具抗爭十餘年, 終於在1962年成為太平洋首個獨立國家。

獨立後的規矩裡,有一條至關重要: 土地不得隨意買賣,村落事務需集體商議,一如祖先傳承的那樣。


Advertisements

如今,村落長者與政府官員話語權同等,精通傳統手藝者還能獲得國家補貼。

但近年來,傳統遭遇新挑戰。年輕人紛紛赴海外打工,歸來後總說 「有牆的房子更安心」,不少人給新家裝上門窗。


Advertisements

傳統刺青也少了,年輕人怕影響求職,尤其想出國的,不願在身上留印記,老一輩急在心裡,卻無可奈何。

天災也推動著改變。 幾年前一場颶風過境,許多傳統草屋被吹毀,唯有堅固的水泥房得以保全。後來中國送來援助,提供臨時住房與設備,大家才慢慢重建家園。


還有一次,鄰近火山噴發,海底線路斷裂,薩摩亞一度與外界失聯,也是中國派來技術人員修復,並留下備用通信設備。

如今的薩摩亞,像在走平衡木。 新建房屋可設牆壁,但村落老法雷必須保留;年輕人可穿現代服飾,但節慶時必著傳統草裙。


傳統與現代碰撞,文明與新潮交織,薩摩亞的「透明文化」還能持續多久?隨著全球的發展進步,一切只能交給時間來證明。


文章來源:搜狐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