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試試!每天這時間睡「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睡太久也不行:心梗風險增兩倍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睡眠與心臟健康之間存在關聯,但因為有許多因素會同時影響心臟健康和睡眠,這使得確定因果關係變得更加困難。許多就此展開的科學研究都是觀察性的,即觀察不同的人群,看誰會患病。2019 年 9 月2 日,《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發表了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一項樣本量近 50 萬人的研究,不同於既往的觀察性研究,這項研究同時還動用了遺傳學研究。
研究人員應用孟德爾隨機化方法,發現 27 種遺傳變異與短睡眠有關,而這種短睡眠是心梗發作的危險因素。研究人員同時還考慮了體重、體力活動、社會經濟地位、心理健康等 30 個因素,得出了睡眠時長本身(而非其他因素)是影響心梗風險的潛在因果因素。
Advertisements
研究結果表明,即使你不吸煙、經常鍛煉,也沒有心血管疾病的遺傳易感,僅僅是睡眠不足或睡眠過多也會增加你患心臟病的風險。
與每晚睡 6~9 小時的人相比,睡眠不足 6 小時的人在研究期間心臟病發作的幾率高出了 20%。但是睡太長時間也不行,睡眠時間超過 9 小時的人在研究期間心臟病發作的機率增加了 34%。
並且睡太多的人,跟睡眠不足的人比起來,風險還要更高!離每晚睡 6~9 小時這一範圍越「遙遠」,心梗風險越高。比如與每晚睡 7~8 小時者相比,每晚睡 5 個小時的人心梗風險增加 52%,睡 10 小時的人心梗風險增加了兩倍。
那麼最佳的睡眠時長到底是多久呢?研究人員認為,每晚 6~9 小時的睡眠是對心臟健康最有益的睡眠時長。
Advertisements
當研究人員單獨對有心臟病遺傳傾向的人進行研究時,他們發現這些人如果每晚睡 6~9 個小時,可以將他們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降低 18%。
要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並沒有探究過短和過長的睡眠為什麼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圖/翻攝自 Yahoo奇摩新聞
睡眠與心臟健康
其他關聯研究
2023 年 9 月 15 日,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開展的隨機交叉設計試驗顯示,連續 6 周每天少睡 1.5 小時,明顯損害了內皮氧化應激的清除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內皮氧化應激的不斷積累又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2021 年 9 月 3 日,《JAMA網路開放獲取》(JAMA Network Open)上刊登了一項涵蓋超 32 萬名成年參與者的大型隊列研究,揭示了「東亞人群睡眠時間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睡眠時間與全因死亡率之間存在J型關聯——7 小時的睡眠時間是與全因、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原因死亡相關的最低點。在男性中,與 7 小時的睡眠相比,每晚睡眠超過該數值,比如達到 8、9、10 小時,全因死亡率將分別升高 9%、18%和43%;而睡眠不足 5 小時,參與者的全因死亡率也會升高 16%。與之類似,在女性中,與每晚 7 小時睡眠相比,但凡多睡 1 小時或少睡 1 小時均會使全因死亡率升高。
2022 年 4 月 28 日,來自復旦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自然》(Nature)子刊上發表的研究發現:最佳睡眠時長為 7 小時,與認知功能和心理健康之間存在有益關聯;然而,當睡眠時長不足或超過 7 小時,與認知功能下降以及較差的心理健康狀況相關。
這些關於睡眠與心臟健康之間關聯的研究不斷提醒著我們:
該睡覺的時候就要去睡覺,該睡不睡和睡眠不足,都是在跟自己的身體健康對著干。
為了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保證在22~23點內入睡,盡量睡夠6~9 小時!
文章來源:搜狐